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10月31日

柔性清收破僵局 多方共赢显实效

江苏银行姜堰支行化解百万元不良贷款

本文字数:760

本报讯(通讯员 王海宁)日前,江苏银行姜堰支行成功处置一笔百万元不良贷款,通过人性化的沟通与巧妙的方案设计,实现了银行、借款人及其家庭的多方共赢。

借款人李有梅(化名)因购房及个人消费在江苏银行姜堰支行办理了20万元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和90万元的个人信用贷款。后李有梅因深陷赌博,耗尽了个人积蓄,丧失了稳定的还款能力。两笔贷款逾期后迅速劣变为不良资产,信贷资金面临巨大的损失风险。在常规催收手段收效甚微后,为保全资产,江苏银行姜堰支行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希望通过司法程序强制清收。诉讼之路虽能保障银行的权利,但也意味着将面临冗长的审理周期、高昂的司法成本,以及最终房产进入拍卖程序后可能产生的显著折价损失。对于李有梅而言,法拍不仅会让她失去居所,更会因远低于市场价的成交价而承受更大的资产损失,可谓“双输”。

面对僵局,江苏银行姜堰支行资产保全清收团队没有简单地“一诉了之”。他们深入分析案情,认为此案存在一个关键的转机,即李有梅的亲属。在多次与李有梅及其家人的沟通中,了解到她的弟弟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并且对保全家庭资产有较强的意愿。清收团队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线希望,立即调整策略,从“追责”转向“解困”,主动担当起“协调人”的角色,多次组织李有梅和她弟弟进行坦诚、深入的沟通。经过反复磋商,解决方案浮出水面:由李有梅的弟弟出资,代其一次性清偿结欠江苏银行的全部贷款本息。李有梅须将其名下已被抵押的房产过户给弟弟。这一方案巧妙地将一场可能旷日持久的司法纠纷,转化为家庭内部的资产重组与债务承接。

江苏银行姜堰支行行长陈新航表示,“以客户为中心”不仅是服务时的理念,更是风险化解时的准则。这一成功实践,为江苏银行姜堰支行处理类似复杂不良贷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标志着资产清收工作正从单纯的法律追索,向着更加精细化、人性化和高效化的方向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