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10月14日
食堂烟火气里的成长
本文字数:749
王雄 仲院初级中学
作为农村初中分管后勤的校长,每天走进学校食堂陪餐是我雷打不动的“功课”。这方小小的餐桌,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却藏着孩子们最真实的需求,也承载着我后勤工作服务的初心。
记得刚接手后勤时,第一次陪餐就让我红了脸。我端着餐盘坐在七年级(2)班的餐桌旁,身旁的女生扒拉着碗里的青菜,半天没动筷子。我问她是不是不合胃口,她小声说:“校长,菜有点咸,汤也没什么味道。”我夹起一筷子青菜尝了尝,确实如她所说,调味过重,蔬菜也少了点新鲜劲儿。再看其他孩子,有的把肥肉挑出来放在一边,有的匆匆扒完饭就去打凉水喝——这些细节,是坐在办公室里看报表永远发现不了的。
从那以后,我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时到食堂,跟着师傅们一起检查食材:看看送来的白菜有没有黄叶,猪肉是不是新鲜,食用油的生产日期对不对。开餐后,我会轮流坐在不同班级的餐桌旁,听孩子们聊饭菜口味,记下他们的“小建议”:“校长,能不能多做点豆腐?”“汤里要是有蛋花就好了。”这些细碎的声音,我都一一记在笔记本上。
有一回,我发现八年级的小杰总是最后一个打饭,只吃餐盘里的素菜,陪餐时我故意坐在他对面,问他怎么不多吃点肉。他低头盯着碗沿说:“奶奶生病了,我想把肉留给她吃。”我心里一酸,第二天就和食堂师傅商量,在保证所有学生能吃饱的前提下,重点关注家庭困难孩子的餐盘。后来小杰在作文里写:“校长陪我吃饭时,碗里的肉特别香,像奶奶做的味道。”看到这句话,我忽然明白,陪餐不只是检查饭菜,更是给孩子递去一份温暖。
现在,食堂的烟火气里多了不少欢喜,孩子们会主动跟我分享“今天的番茄炒蛋超好吃”,师傅们也会根据学生需要调整菜单,有时候,还会自己搞点小创意,逗孩子们。
“校长,我这里有位置。”走进食堂,听到这样的召唤,我心里特别踏实,食堂里有家的味道、人间烟火的温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