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10月13日

打造旅程文化新体验

本文字数:790

□陈益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江苏民航预计出行量高达132.2万人次,展现经济大省的蓬勃活力。奔涌的人潮,勾勒“强富美高”流动画卷。比数字本身更值得关注的,是在这场年度出行大考中,江苏多地机场花式解锁旅途新乐趣。它们正从一个单纯的交通枢纽蝶变为旅程的“第一站风景”和“文化体验地”,悄然提升江苏对外开放的“第一印象”温度。

文化赋能,告别千场一面。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的“非遗市集”和苏绣展示,让旅客在候机时就能触摸到江南文化的肌理。机场变成微缩的、流动的“江苏文化展厅”,让旅客的旅程从踏入机场的那一刻就充满沉浸式的文化意趣。

商业升级,满足多元需求。除了引入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饮和零售品牌,一些机场还设置休闲书吧、胶囊酒店甚至小型艺术展览。这不仅是商业行为的叠加,更是对旅客“等待时间”的尊重与价值重构,将原本枯燥的候机过程转变为一段可以放松、探索和享受的时光。

智慧与绿色,解锁高效便捷的出行新体验。“智慧机场”让出行更从容,“无纸化”通关、自助行李托运、智能安检通道极大地缩短排队等待时间。通过APP实时推送航班动态、室内导航等功能,旅客在面对庞大客流时也能心中有数、脚下有路。这种高效、顺畅的体验,本身就是现代旅途中最珍贵的“乐趣”之一。“绿色出行”融入细节,节能设施的广泛应用,垃圾分类的精细化管理,体现机场作为大型公共设施的社会责任。环境宜人、空气清新的候机环境是对所有旅客最基本的善意,也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旅途中得到彰显。

江苏各地机场能够有此魄力和创意进行服务升级,也反映全省文旅行业正在从“景点竞争”迈向“全域体验竞争”的深层逻辑。当机场成为文化传播的起点、休闲体验的空间和智慧生活的场景,它便不再是旅程的过渡,而是美好的文化体验。132.2万人次的出行既是对江苏交通保障能力的一次检验,更是对其服务形象的全方位展示。江苏的这场“空中门户”革新,为全国文旅的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