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10月13日
《长安》杂志宣传推介我区“巡诊家家到”行动的经验做法
“巡诊家家到”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本文字数:1150
本报讯(通讯员 姜薇)日前,中央政法委主管杂志《长安》(2025年第9期)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巡诊家家到”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为题,宣传推介我区“巡诊家家到”行动的经验做法。内容如下:
泰州市姜堰区建立基层治理“巡诊家家到”工作机制,通过全方位、全领域、全流程“巡诊把脉”,实现多角度、多维度、多层面“整改赋能”,推动各类难点、堵点、痛点精准破解。
以系统化排查推进问题全面起底。制定基层治理“巡诊家家到”行动实施方案,由区委政法委牵头38家单位成立“巡诊专家团”,每月对1—2个镇街进行“全面体检”,形成“两报告四清单”,实现基层问题短板大起底、矛盾风险大攻坚、能力水平大提升。镇街深入自查,镇街主要负责人带队,现场征集社区群众意见建议,结合12345热线、群众来信来访等情况组织自查。部门下沉问诊,各参与部门立足自身职能,深入镇街“把脉问诊”,系统排查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为镇街量身定制“体检”报告、问题清单和赋能清单。多方集中会诊,由区委主要领导组织相关区领导、各参与部门主要负责人赴基层一线进行集中会诊,现场听取镇街、部门“巡诊”工作情况,针对“报告”“清单”中涉及的重点问题,帮助镇街找准“症结”、挖出“病灶”,从更高层面协调解决重点问题事项。
以精准化施策推进隐患全域整改。个性问题“跟踪改”,针对一般性、个性化矛盾问题,明确属地镇街抓好整改落实,由牵头部门每月对整改情况跟踪督办、汇总核查,并进行效能评价,确保闭环销号。共性问题“赋能改”,针对镇街层面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主体作用,联合研判,赋能整改,实现“巡诊一家、提升一片”的效果。难点问题“提级改”,针对部门职责交叉不清,合力难聚、责任难分的疑难复杂问题,依托健全“党建引领、难题共答”机制,在每月“集中会诊”环节过堂会商,逐一明确牵头区领导和责任部门,真正从根源上解决痛点难点。推进攻坚项目示范改,针对共性突出问题和面上普遍的赋能需求,围绕建强治理阵地、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每轮“巡诊”明确1—2个年度攻坚项目,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法模式,努力做到点上示范引领、面上质效提升。
以长效化治理推进成果全程巩固。拓宽治理路径,制定公众参与“巡诊”行动总体方案,持续完善姜堰区基层治理“巡诊家家到”工作指引,广泛发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干部、基层群众、社会组织及新业态新就业等群体参与“体检、会诊、整改”全过程,探索公众参与基层治理新路径。梳理典型案例,围绕特殊群体服务管理、社会治安防控、涉众型矛盾风险处置等重点领域,系统梳理一批典型案例,不断固化整改经验,推动个案向全域治理提升转变。完善制度机制,每月由各职能部门对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复盘,及时总结固化“巡诊”过程中发现的典型做法,总结形成源头防范矛盾风险隐患的长效机制,切实促进治理水平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