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9月30日
多元联动、多维发力,让科普知识触手可及
区科协精心配齐“科普大餐”
本文字数:1393



本报讯(记者 沈璐璐 通讯员 张军)新修订的科普法明确,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当前,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在我区如火如荼进行中。“科普月,我们开展聚焦重点领域、面向基层所需、服务创新发展、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系列科普活动,推动全社会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激发创新自信,培育创新文化,展现科技魅力。”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黄辰表示。
科普集市打造新场景。9月11日上午,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的姜堰区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在三水街道马厂社区吉麦隆超市广场正式启动。
作为2025年全国科普月姜堰主场活动的重头戏,区科协联合区卫健委、农业农村局、应急管理局、生态环境局、姜堰农商银行等部门单位结合职能和行业特点开展各类宣传。活动现场搭建专属科普宣传区,通过展板展示直观学,围绕科技咨询、垃圾分类、防范金融诈骗、健康义诊等民生领域,设置多块图文并茂的科普展板,吸引群众驻足观看、细致研读。同时,手册发放随时看,精心印制一批针对性强、语言通俗的科普宣传手册,工作人员有序发放,方便群众带回家中与全家人共同学习,延伸科普宣传半径。来自“一块电表里的中国”电表博物馆、泰奇妙科普教育基地、牛娃编程培训中心等单位志愿者通过现场实物展示、互动答疑方式普及科学知识。活动现场,区科协向社区赠送一批科普读物,助力基层科普文化设施建设。
科普宣传解锁新体验。区科协积极链接各类资源,将科学知识转化为趣味互动与生活常识,为居民带来了一场场家门口的“科普嘉年华”。
9月5日,区科协联合中国移动姜堰分公司到罗塘街道中天社区开展老年智能手机使用及防范诈骗专题讲座。主讲人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智能手机的基础操作知识,手把手指导老人操作,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传授老年人防范诈骗的方法。9月10日,区科协联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走进罗塘街道河南社区开展“科学认知特殊食品 守护居民健康生活”特殊食品科普基层行活动,帮助社区居民走出消费误区,树立“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物”的正确观念。创新的宣传形式,丰富的科普内容,区科协将科普知识送进千家万户,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建设文明和谐社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普校园玩出新花样。全国科普月,我区各学校汇聚多方科普资源开展缤纷活动,以多元形式点燃青少年科学热情。
如何让深奥AI知识“触手可及”?实小教育集团北街南校区给出生动答案。该校邀请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孙静怡担任主讲,以《增强师生AI人工智能素养》为主题,结合生动有趣的案例,与同学们展开互动演示,深入浅出地介绍了AI人工智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让原本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区科协为各校搭建平台,邀请泰州科技馆的“马丁博士”走进三水小学、罗塘小学、张甸中心小学等校园,以生动有趣的“小实验”诠释“大主题”,将“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的理念深深植根于心;对接“科普大篷车”驶入实小教育集团北街北校区,为师生带来触手可得的沉浸式科普体验。区流动科技馆也成了我区学子的新去处。沉浸式体验兼具趣味与知识的科普盛宴,让科普月的科学热情从校园延伸至更广阔的天地。据悉,首个全国科普月,央媒纷纷聚焦报道我区学子科普实践活动。
“科普日”到“科普月”,不仅是时间的延伸,更是内涵的深化和形式的创新。此次全国科普月,我区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实现了科普知识与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提升了群众的科学素养和健康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