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9月08日

抗战精神与姜堰基因的80年对话

本文字数:1060

□兴姜之堰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中,姜堰人重新发现抗战精神与城市基因的深刻共鸣。那是一种将历史伤痛转化为前行力量,把集体记忆升华为创造动能的独特智慧。

历史回响:红色基因的当代共鸣。当东风-5C核导弹方阵划破长空,蒋垛苏维埃纪念馆内,讲解员申瑜的解说声与屏幕里的轰鸣共振。这片曾诞生苏中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的热土,此刻正以独特方式诠释抗战精神的传承。80年前,蒋垛农民“五一”暴动的火种照亮敌后抗战路线;今天,镇村干部在纪念馆集体观礼时,誓言将先烈团结奋斗的火炬化作乡村振兴的动能。预定新兵周礼东在役前教育现场攥紧的拳头,与夏建贤老兵颤抖的军礼,在灿烂阳光下交织成跨越时空的对话。这位亲历原泰县高邮一带5场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的九八高龄老兵,从阅兵方阵中读懂了当年缺枪少弹的战友们最朴素的愿望:今日之中国,钢盔已换成新装,但守护山河的初心从未改变。中国好人马晓兵与老人并肩而立的身影,恰是姜堰精神传承的生动注脚——从烽火年代的军民鱼水到新时代志愿服务的温暖延续。

现实映照:小城大国的集体叙事。步行街人民商场前的露天影院,构成最具烟火气的观礼现场。高爹颤抖的双手与袁桂芳拭泪的指尖,揭示着这场全民仪式最深沉的意义。当《正义必胜》晚会中刘老庄连的番号响起,市民们自发鼓掌的声浪里,既有对先烈的告慰,更有对姜堰冲刺千亿目标的期许。新世纪武艺学校操场上,国防预备班学生挥舞的国旗与武术队腾跃的身影,演绎着刚柔并济的时代精神。班主任陈溪的感慨道出姜堰人的集体认知——抗战精神与武术精神本质相通,都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坚韧。这种精神正转化为姜堰产业攻坚的锐气,从溱湖船工的逆水行舟到装备制造企业的技术突围,历史与当下在此刻交响。

未来启航:双线并进的姜堰答卷。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抗战关系民族存亡的论断为姜堰发展提供历史坐标系。当阅兵直播画面掠过天安门广场的抗战老兵方阵,姜堰中专师生们看到的不仅是历史荣光,更是青年一代的使命。在智能制造业实训基地,在溱潼会船非遗传承现场,抗战精神正转化为新时代的创造精神。在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中,姜堰以创新实践作出回应:聚力科技赋能产业,致力红色基因传承,倾力精准服务民生。

从蒋垛暴动的长矛、大刀、土枪到阅兵场的东风-17导弹,从溱湖船工的号子到智能工厂的机械臂,姜堰始终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处以铁血铸和平、以奋斗续华章。当步行街的灯光渐次熄灭,那些映照在市民脸庞的荧幕微光已化作姜堰人心中不灭的火种。这火种,是先烈用生命点燃的正义之光,更是新时代姜堰人续写华章的如椽巨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