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21日
开发区(三水街道)开展“破窗拆网”专项行动
本文字数:1171
本报讯(通讯员 房小伟)“哐当——”随着第362块封堵消防窗口的铁栅栏被拆除,三水街道马厂社区沿街商铺业主李大姐长舒一口气:“这下楼上楼下都敞亮了,真着火也能跑得出去、救援进得来了!”这生动一幕的背后,是三水街道将“生命至上”理念落到实处的坚定行动。自“破窗拆网”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街道党工委书记唐军、办事处主任朱荣双主官亲自挂帅、靠前指挥,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程督战,带领干部群众聚焦“拆障、疏堵、保安全”核心目标,用精准举措破解治理难题,让“生命通道”真正通起来、畅起来。
靶向拆障,分类施策解“锁命”隐患。针对辖区商住一体楼防盗窗、铁栅栏封堵逃生口的普遍问题,朱荣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判,明确“不搞一刀切、精准解民忧”的整改思路,创新推出“分类拆、规范改”方案。对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物品经营点等重点区域,要求坚决拆除完全封闭的防盗网、广告牌等致命障碍;对风险较低的一般场所,推广“单边开口保应急、双边开口促安全”的标准实施,在不影响日常安防的前提下,统一预留60×80厘米应急开口并配备快速开启装置,确保火灾时30秒内可逃生、可救援。同时,街道整合资源推出“专家上门量尺设计+持证工匠现场改造+监管部门验收把关”全链条服务,全程跟踪保障整改质量。截至目前,累计拆除违规障碍物362处,所有逃生窗口均达标,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
拓通路径,部门联动清“堵塞”障碍。“以前商铺楼道堆得满满当当,别说逃生,走路都得侧着身。”马厂社区网格员缪田宇的感慨,道出了整改前的突出问题。对此,街道协调公安、消防等多部门开展“扫楼清街”行动,以“网格化排查+专业化检测”模式,对362家场所的消防通道、疏散楼梯进行“拉网式”排查。唐军、朱荣多次深入现场督办,对发现的63处楼道堆物问题逐项盯办清理,推动增设应急逃生标识580余处,让每一条“逃生路线”都清晰可辨。部门联动的“组合拳”,彻底打通了曾经“堵塞”的生命通道。
长效护通,机制护航防“反弹”回潮。“拆不是终点,护通才是关键。”唐军在调度会上反复强调。为防止“拆后又装、堵后又堆”,街道建立“三色管理”机制:对整改到位的打“绿色标签”,定期回访巩固成效;对新增场所打“黄色标签”,“一场所一对策”提前规范;对问题反弹的打“红色标签”,联合执法强化管控。同时,通过社区宣传栏、居民微信群、流动广播等渠道普及安全知识,定期组织“破窗拆网”成效观摩会,让居民直观感受“拆与不拆”的安全差距。在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沿街商户主动拆除违规网窗的比例超50%,“政府主导拆障、群众自觉护通”的共治格局日益巩固。
从“窗网紧锁”到“通道敞亮”,三水街道在双主官亲自挂帅推动下,以“破窗拆网”行动为抓手,不仅拆除了物理障碍,更打通了安全治理“最后一米”。这场专项行动,既是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安全的生动实践,也是群策群力推进治理的鲜活样本,为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筑起了坚实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