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06日

一座城市与青年人才的深情奔赴

本文字数:1023

□兴姜之堰

 

暑日姜堰,青春涌动。跆拳道少年陈长佑在马来西亚赛场汗透道服、拼下铜牌的身影尚未远去,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体检站已排起应征青年的长队。从热血军营到国际赛场,从“姜小武”IP点燃戎装梦到“堰企青才”研习社里技术赋能的讨论,一幅关于青年与城市共生共荣的壮丽图景在姜堰徐徐展开。

青年活力的奔涌,背后是一座城市精心构筑的人才成长生态系统。姜堰深谙此道,以全局视野谋划青年工作布局,构建起覆盖职业发展全链条的支持网络。精准对接产业需求绘制“两张清单”,开辟17条校园招聘专线;创新打造“三维共育”模式:太平洋精锻科技与高校深度合作“订单班”,国资办“堰企青才”研习社打通“学练用”培养路径;技术赋能贯穿始终——AI公益培训让志愿服务插上科技翅膀,“Deepseek赋能职场”课程引领青年拥抱智能时代浪潮。这非零散举措的简单叠加,而是以产业需求为圆心、以青年成长为半径精心绘制的同心圆,让青年才俊在姜堰发展的坐标系中精准锚定自身价值坐标。

姜堰更深知,青年工作绝不能止步于技能传授与岗位匹配,更需浇灌精神沃土、涵养价值认同。帐篷之下,30多名税务青年与党委委员围坐畅谈,“书记对话青年”机制让思想困惑得以真诚纾解;“红色税史讲堂”上,泛黄税票承载的精神血脉在青年心中流淌;暑期实践学子在“堰归来”号召下化身“形象大使”与“实干先锋”,深度感知家乡脉动。这种浸润式培育,既涵养了“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赤诚担当,也催生出税务局青年聚焦“关键小事”的创新项目,更让“学子看家乡”转化为未来“才聚三水”的深厚情感基础。

青年与城市最美的关系,莫过于双向奔赴、彼此成就。姜堰以“青堰驿站”为枢纽打造人才友好新矩阵,以“四条专线”串联乐业、乐创、乐游、乐享服务链,1030套人才公寓筑巢引凤,北大街潮流业态与滨河湾潮玩空间展现城市年轻态活力。当这座城市以最大诚意张开怀抱,青年亦倾情回报以智慧与汗水:陈长佑在国际赛场拼出“不给祖国丢脸”的志气,“堰企青才”们在分组讨论中碰撞出“岗位建新功”的共识,AI公益学员将“超能工具箱”理念转化为落地社区的智慧方案。这种互动生动诠释了何为“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

新时代的城市竞争,本质是青年人才生态的竞争。姜堰的实践表明:唯有视青年工作为战略工程,以系统性思维构建“引育用留”闭环生态,以真挚情怀滋养青年精神家园,以城市温度与青年激情同频共振,才能让青春力量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引擎。青蓝共绘蓝图,未来属于那些真正读懂青年、拥抱青年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