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7月24日
开发区(三水街道)召开油气吸附装置安全管理座谈会
本文字数:1153
本报讯(通讯员 郭飞)日前,开发区(三水街道)组织召开涉油气吸附装置安全管理专项座谈会,全面整治风险隐患,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辖区相关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开发区安全监管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共同探讨风险管控措施,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座谈会上,太平洋精锻科技有限公司分享管理经验,为与会企业提供实践参考:科学选型。需依据生产工艺特性、处理介质危险性,严格选用具备权威防爆认证、集成自动联锁停机等本质安全功能的设备,从源头降低风险。强化本质安全。建议在装置上增设多重实时监测与自动报警系统,对吸附床温度、系统压力、管道及排放口可燃气体浓度等关键参数进行监测,确保异常状态能早期预警与快速干预。加强日常维护保养。制定详细的日常检查清单与定期维护保养标准,明确吸附剂活性与装填状态检查、电气线路绝缘与接地可靠性检测、自动化控制元件(传感器、执行器)定期校验等关键环节的操作规范、频次与责任人,杜绝装置“带病运行”。
会议期间,开发区安环部牵头制定《油气吸附装置应急处置方案和安全管理制度》,构建制度化安全保障。应急处置方案注重实战性,针对油气吸附装置典型事故场景,明确事故分级标准、应急响应流程(含内部报告、外部求援、应急指挥架构启动)、现场人员疏散路线与集合点、初期火灾扑救方法及注意事项(如灭火剂选用),以及与消防、环保等外部专业救援力量的衔接机制,确保方案内容简明、步骤清晰、可操作性强。安全管理制度追求系统性,整合完善覆盖油气吸附装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要求,包含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日常及专项巡检规范、高风险作业(尤其是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许可制度、工艺设备变更管理程序、承包商(维护、施工)安全准入与现场监管规定等,形成完整管理制度框架。
会上,与会企业代表结合自身装置特点、场地条件与管理现状,对预案与制度细节展开深入讨论。在可燃气体报警阈值设定、应急物资种类配置与存放位置、不同岗位员工年度安全培训及应急演练频次与考核要求等具体条款上达成共识,增强了文件适用性与企业执行力。
开发区相关负责人对下阶段专项工作提出要求:同步提升安全意识与消除监管盲区。要求企业立即开展全员事故警示教育,建立并动态更新涉油气吸附装置风险管理台账,将其纳入日常监管,实现监管全覆盖。同时推进深度排查与精准整治。辖区涉及油气吸附装置的企业,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装置风险全面再辨识、再评估,形成详细风险隐患清单。针对设备老化、安全附件失效、监测报警缺失、静电导出不良等突出隐患,制定整改方案,落实资金、责任人与完成时限。通过培训与应急演练夯实安全基础。将本次会议制定的《应急处置方案》和《安全管理制度》核心内容纳入企业“三级”安全教育课程。要求企业年内至少组织一次油气吸附装置专项应急演练,以实战演练发现问题、完善预案、提升应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