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7月09日
高温限定版快乐
——全民健身重构姜堰城市DNA
本文字数:1413
本报记者 王宝华
清晨,老人们在公园广场手持太极扇跳舞;午后,学员们蹲守多功能活动室练习瑜伽;夜晚,孩子们奔跑在文体中心球场……面对酷暑,市民纷纷走出家门,用运动消夏,掀起全民健身潮,散发康养名城的无穷魅力。
畅玩项目聚人气
在姜堰,带上小朋友、喊上好伙伴一起去溱湖湾乘风破浪,不仅拯救炎热,还很解压!
溱湖湾欢乐水世界香蕉船、飞鱼、独角兽等驰骋湖面,游客“嗨”水感受清凉。人工造浪池里,游客们或玩水嬉戏,或悠闲划圈。市民陈永民说:“我是从抖音上看到的,带孩子来水上拉风,超刺激。”
溱湖湾欢乐水世界负责人介绍,项目包含亲子游、伙伴游、打水战等,造浪池有亲亲鱼疗,从白天延续到夜晚,还增加了烟花表演等环节;引进高端的水上娱乐设施和水处理设备,附以优质服务和亲民价格,每天接待游客近千人,成为泰州水上“轻度假”新地标。
市民选择夜晚健身,兼顾防暑与运动。每晚夜幕降临,有近200名跑者齐聚中天植物园参加欢乐夜跑,手持荧光棒,头戴夜光发卡,他们无论年龄,不设排名不竞速,在奔跑中“打卡”阑珊夜景,探听蛙声蝉鸣,享受充满“多巴胺”的夏天。
球类运动受追捧
这个夏天,在“苏超”旋风裹挟下,大小球成为绝对的主角,姜堰男女老少加入“玩球”“看球”行列。
“苏超”开战时,2025“国缘杯”城际足球邀请赛在我区开赛,来自南京等地的4支队伍激战两天,共情体育的汗水浸透绿茵场。
苏超酣战,姜“足”招兵。6月27日,我区发布足球招募令,招收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出生的学生,众多少年报名圆梦。多年来,姜堰足球这张璀璨的体育名片,托出了周高萍、王晓雪、宋晓丽等一批国脚级球员。今年,11名姜堰足球小将通过体育单招考入211、双一流大学。
“国球”乒乓球,引发全民爱。6月28日至29日,我区第36届乒协杯乒乓球比赛在区文体中心举行,5个组别120多名老中青选手球台扣杀,赢得观众阵阵喝彩。
乡村BA,再度登场。7月1日下午,溱潼镇薛何村“俊朗杯”篮球赛火热开赛,吸引本镇及周边县市共8支队伍同场竞技,喊出口号“比赛第一,友谊第九”。薛何村党总支书记钱伟说:“这是我村第4次承办村BA,交叉淘汰后夺冠,球友越来越多,村超越搞越火。”现在,游客纷纷来薛何村观赛打卡,村民健身热情高涨,随处可见练球的身影。
灌篮高手,“生”姿勃发。7月2日至5日,我区中小学篮球比赛在罗塘高中、实小集团北街北校区举行,22支代表队398名学生参赛。
“门口”健身更舒爽
“健身房就在家门口,走两步就能到,不想在室内,也可以去楼下的体育公园,非常方便。”正在锻炼的居民钱女士说。
家门口的健身圈始终是群众健身主场。2024年,我区约1万平方米雍景园口袋公园、1.2万平方米蛮庄口袋公园相继上新,投放近100多套健身路径以及篮球架、乒乓球桌、羽毛球架等健身器材,百姓在家门口就拥有“健身自由”。
市民李文林一家三口都参加了健走队,入夏以来,以体育公园为起点,经三水之环,沿滨河长廊甩步。他说,出来比闷在空调房好多了,小朋友们玩小轮车、滑板,这里也推广一些街头极限运动。
近年来,我区持续推进“公园体育化、体育公园化”,更加注重将体育元素嵌入城市,打造美好体育空间,创成全国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老通扬运河健身步道跻身“全省最美跑步线路”。
承接“苏超”效应,我区顺势而为推出“体育夜市”,从7月上旬开始,开放羽毛球、篮球、游泳、足球、健身等场馆,市民入馆锻炼大汗淋漓,收获无比惬意的“松弛感”。
运动解“暑”接地气、聚人气、提势气,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促进我区文体旅商协同发展,提升了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