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6月26日

审批改革催生“五证齐发”加速度

本文字数:1037

□兴姜之堰

 

伴随机器轰鸣声,江苏紫兴玉光技术有限公司聚偏二氟乙烯、聚全氟、聚丙烯管路管件制造项目工地上,机械臂起落间,施工正酣。就在此前不久,紫兴玉光与泰州高晟复合材料有限公司LWRT(轻质增强热塑性塑料)涤纶长丝制品制造项目同时实现“五证齐发”,随即开工。高新区项目建设“接二连三”的产业景观背后,是一场行政审批领域“静水流深”的效率革命。

“五证齐发”开启工业项目审批的“并排跑”纪元,核心在于以制度重构打通壁垒。“审批流程再造”是首重突破。过往“五证”审批链条宛如漫长跑道,企业须“接力跑”般完成一环方能进入下一环。区数据局牵头倒排工期、制定序时表,创新推行“容缺预审+并联审批”模式。九承新材料乡镇项目“三天五证”的速度奇迹,正源于此系统性流程再造之力。

推动“五证齐发”落地生根,服务网络的“三级联动”成为关键引擎。区数据局扮演“总调度”角色,统筹协调、实时跟盯项目进度;项目属地提供“全生命周期”一对一专业代办——犹如贴身管家;而各审批部门骨干则主动靠前服务,精准指引企业准备材料,并充分运用“容缺办+信用办”政策灵活化解堵点。从“签约即服务”前置机制到“项目管家”多对一指导,再到疑难要素的“三色预警”分层攻坚,服务链条持续延伸。三铁新能源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8天,精诚船用装备遇阻时1周破解线路迁改难题,皆印证了协同服务网络的非凡效能。

当审批效率转化为项目落地速度,区域经济的“逆势红”便悄然呈现。紫兴玉光公司董事长马艳峰本是昆山企业家,被姜堰“五通一平的完备设施”与“专员帮办的贴心服务”所吸引,一期项目2018年落户后迅速投产。园区服务团队助其对接正帆科技等区内用户,产能持续扩张,遂有二期10亿元投资。万聚电气在产业链吸引下入驻,开票销售连年飘红;企业主叶海化身“招商红娘”,引荐常州普络斯车业快速落户并计划增租新厂。高新区工业开票销售去年达120亿元,同比增长24.4%;今年一季度同比继续上扬7.7%,成为区域经济韧性的生动注脚。

蓝章预审转红章,不是简单的流程把戏,而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当审批流程从“接力跑”升级为“并排跑”,不仅为九承新材料等项目抢出数月工期,更催化了紫兴玉光、万聚电气等企业的“二期现象”与“葡萄串效应”。

改革红利非一日之功。高新区正推动“五证齐发”迈向常态化,目标全年开票销售冲刺140亿元。当“签约即服务”成为制度本能、“拿地即开工”化作普遍风景,审批改革的“小切口”终将撬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棋局”。工业齿轮旋转不息的时代节奏里,审批速度已悄然成为区域发展核心竞争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