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6月24日

徐家乐送三个儿子参军

本文字数:541

史料提供人:闾林金 孙如圣 徐金书

核实整理人:建军 鸿江 静波

 

徐家乐,1879年生,蒋垛镇鹊桥村人,贫苦农民,1947年去世。

徐家乐妻子早年去世,4个儿子中有3个在地主家扛活,家境贫寒窘迫,1930年,在谢荡地主家扛活的大儿子徐金宝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教育下,他渴望拿起枪杆子消灭敌人,以求翻身解放。只因自己是长子,要离家还有顾虑。知子莫若父,1931年,受到革命教育影响的徐家乐毅然送大儿子徐金宝参加红十四军。后来,徐金宝积劳成疾,部队安排他回家养病。1944年身体刚刚恢复,徐金宝他又复出工作,任莲河乡治安员。

1943年,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年代,徐家乐又送在康家扛活的老三徐金山参加新四军。临行前,徐家乐谆谆叮嘱徐金山要好好打鬼子。不久,徐金山在涟水战场上光荣牺牲,年仅16岁。失子的悲痛并没有压垮徐家乐,他立即将在尤马岭地主家扛活的四儿子徐金裕交给地方党组织,让他参加民兵。徐金裕进步很快,1944年秋任民兵中队长,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上半年,他坚持敌后斗争,于7月底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抓去,惨遭杀害。

先后牺牲两个儿子的徐家乐和失去两个弟弟的徐金宝革命意志更为坚定。徐金宝在地方打游击英勇过人,国民党反动派对他恨之入骨,悬赏逮捕他。1947年秋,敌人抓不到徐金宝,就把徐家乐和他的二儿子徐金书抓去吊打,逼他爷儿俩交出徐金宝。父子俩虽被打得死去活来,却始终没有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