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6月20日

携手走进钻石婚的父母

本文字数:1524

◆陶宁

 

2024年的除夕夜同样是万家灯火,阖家迎新,但是于我父母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因为这一天也是二老的钻石婚纪念日。

1964年的除夕夜父母终生难忘,那天他们结婚了,尽管没有宴席,没有仪式,没有嫁妆。在泰兴老家,父亲母亲、爷爷奶奶以及爷爷做事的店家经理5个人一起吃了一顿简单的晚饭,一盘红烧鱼、一碗红烧豆腐、一碗青菜汤,还有一碗白米饭,这既是年夜饭也是结婚喜宴。

父母小时候很苦。父亲12岁时爷爷去世,有文化的奶奶坚持让他读书。后来没有孩子的姨奶奶把父亲过继过去了,于是他从泰县(现称姜堰区)去了泰兴县(现称泰兴市)。母亲10岁时外婆去世,读过书的外公也坚持让她读书。

父亲1958年从泰州师范毕业,随后响应国家号召来到高邮县(现称高邮市)从事教育工作。母亲1962年从省泰州中学高中毕业,因外公的“成份”问题无缘大学,回到泰县做教师,不久随父亲前往高邮县从事教育工作。

举目无亲的父母先是借住在百姓家,我有记忆时已经住进了学校。父亲、母亲、哥哥和我四人挤住在一间校舍里,两张床占据了不小的空间,煤油炉、水缸、饭桌、凳子南北向依墙摆放,狭小的空间被父母打理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日子虽然清寒,但是父母从不说苦,而且没有影响他们投身教育的热情。

上世纪70年代,泰州师范来高邮县支教的教师当中有不少人调回了“三泰”(泰州市、泰县和泰兴县),但父母亲坚定地留在高邮县。

那时常有学生中午在学校里饿着肚子,母亲看到后就会拉回家吃饭。其实当时我们家也不宽裕,父母每个月还要从不多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寄给老家的三个家庭的老人。

日子在平凡的每一天中越过越好,后来父母在高邮县置了房产,有了自己真正的家,他们也因此更加专心地投身工作。因母亲教学有方,学校一直让她教小学毕业班的数学,学校给的荣誉、同事和家长的赞誉伴随母亲送走一届又一届学生。我也是母亲的学生,因此对两件事印象特别深刻:一是母亲多年利用放学后和周末的时间为学生无偿补课,这在当地成为美谈;二是母亲动员家庭靠近的学生组成晚自习小组,轮流到其中一家做作业,我和附近的同学在我家的次数比较多。

父亲后来从事校内的行政工作,再往后又担任乡镇文教助理。他亲力亲为,利用寒暑假到各校查看校舍,安排资金修缮危房;每学期都深入各所学校听课,询问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到困难教师家中嘘寒问暖。父亲思维缜密,工作有条理,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复杂的事要简化,简单的事需用心”。“民转公”时,父亲公平公正公开办理,赢得了广大教师和市教育局的一致赞许。1992年,父亲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获得的500元奖金全部捐给了镇敬老院。父亲的做法得到了母亲的支持,她说这样做很有意义。

父亲在退休的那一天对母亲说:“在职时的一日三餐都是你做的,你辛苦了,以后的一日三餐我来做。”父亲说到做到,一手烹饪技艺时常让母亲夸耀半天,母亲最爱吃父亲做的红烧鱼和红烧肉圆。退休后的父母每天读书看报和锻炼身体,有时还参与公益活动。

父亲80岁生日时,母亲说要热闹一下,父亲不肯,母亲说要听她的。她将饭店预订、客人邀请、蛋糕定制、寿桃寿碗购买、烟花爆竹燃放等一一写下来,每完成一项都拿笔标注,父亲生日那天很热闹。母亲的80岁寿庆是父亲做的主,两人欢欢喜喜迎宾,开开心心送客。

父母相濡以沫。父亲75岁时做了腰椎间盘手术,母亲一直陪伴在他身旁,所有的事都是亲自做。近几年母亲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生活逐渐不能自理,父亲无微不至地照顾她,白天喂饭,夜间接尿,毫无怨言。家中虽然请了保姆,但是父亲很少让保姆做这些事,他说要让母亲感到自己一直在她的身边,不能让母亲有被冷落的感觉。

父母事业上比翼齐飞,生活中琴瑟和谐,他们60年的婚姻是钻石婚,也是婚姻中的最高荣誉。88岁的父亲和86岁的母亲的爱情随着时间的沉淀而愈发厚重和坚固,真的堪比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