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5月14日

中考冲刺:回归课本与心态调适并重

——访区励才实验学校教务处副主任、初三年级组副主任柳美玲

本文字数:788

本报记者 黄文婧 钱菊香

 

距离中考30天左右,万千学子正奋力向终点冲刺。如何在最后阶段高效复习、以平稳心态迎接挑战?昨日上午,记者专访区励才实验学校教务处副主任、初三年级组副主任柳美玲时,她从复习策略与心理调适两方面为考生带来专业备考指南。

复习策略层面,柳美玲强调“精准训练”的重要性。她建议考生每日选取适量陌生中档题练习,通过限时作答保持思维活跃度,着重培养“快速破题”能力。“当前阶段,应避免陷入题海战术,每道题都要做精做透,确保答题思路清晰、步骤规范。”她特别指出,考生需以中考评分标准为参照,规范答题语言,力求让答案简明扼要、逻辑严谨,避免因表述模糊而失分。

谈及核心复习方向,柳美玲着重强调“回归课本”的必要性:“基础是中考的‘压舱石’,越是临近考试,越要将教材中的核心概念、定理公式融会贯通,确保基础题不失分。”同时,她建议考生通过限时训练模拟考场节奏,利用“看题想思路”的方式拓宽解题视角,并养成定期总结错题的习惯,从共性问题中提炼解题规律,实现“做一题、会一类”的效果。

面对考生普遍存在的考前焦虑,柳美玲从身心调节角度提出建议。她倡导每日适度运动,如慢跑、跳绳等,通过释放内啡肽缓解紧张情绪;鼓励考生加强与身边人的沟通,在交流中获得情感支持。“考场上要保持‘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的心态,遇到难题不慌乱,碰到易题不轻敌。”她特别提到,规律作息是稳定发挥的基础,建议考生提前调整生物钟,避免熬夜复习,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考试。

此外,柳美玲分享心理调适“小妙招”:考生可将担忧的问题逐条列出,通过理性分析破除焦虑;每日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强化信心,如“我已做好充分准备”“每分每秒都在进步”等话语,能有效激发心理潜能。

“最后的冲刺阶段,科学备考与心态管理缺一不可。”柳美玲寄语全体考生,以扎实的知识储备为帆、从容的心态为桨,在中考这场战役中乘风破浪,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