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5月14日
织就城市绿色拼图 擘画诗意栖居图景
区住建局以“公园+”模式激活城市生态空间
本文字数:726
本报讯(记者 吴楚鹤 卫婉倩 柳博耀)日前,记者在中梁壹号院口袋公园见到,园林工人正细心地为绿植修剪枝叶、浇水施肥。该公园与居住区、学校相邻,以自然生态、自然游乐、自然教育为设计理念,充分考虑周边群众需求,见缝插绿,留白增绿,通过精准化“小修小补”,打造别样“小而美”。根据公园特点和开放共享区域特征,结合植物生长周期和特性,区住建局合理划定草坪开放区域,统筹实施开放共享、养护管理,避免植被因过度踩踏影响正常生长。
近年来,区住建局大力推进城市绿地开放共享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建成区范围内公园绿地已达65处,其中11处入选省级开放共享绿地名录,涵盖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和游园四大类型,形成了层次丰富、功能完善的绿色空间网络。
在天目山遗址公园,市民们或散步或小憩,享受着城市中的自然时光。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正是我区推进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建设成果的最佳写照。区住建局探索“公园+”模式,拓展绿地功能,结合口袋公园建设,将健身、文化等功能融入绿地建设,更好地满足群众搭建帐篷、运动健身、休闲游憩等亲近自然的户外活动需求,让公园绿地成为市民生活的“幸福补给站”。
中天植物园作为泰州首个乡土植物园,草绿水清,风景如画,成为热门的“网红”打卡地。该园以展示乡土植物为特色,布满地方原生性乡土植物,充分展示姜堰地方特色。场地内具有乡土植物300多种,形成生态、自然且具有科普性的景观空间。漫步其中,让你邂逅初夏浪漫城中的一片绿洲。来自上海的胡女士专程前来采风时说:“专门过来拍照打卡,玩得很开心。”
据悉,区住建局将继续挖掘城市“金角银边”,打造更多“公园绿地+乐享场景”,在社区公园增设儿童游乐区、适老化设施,让绿地服务覆盖全年龄段人群,让“出门见景,诗意栖居”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