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29日

打开同一本书

本文字数:1569

陆芳  康华小学

 

假期,有闲时,可看闲书,可写闲话。

这个暑假,因为和学生“打赌”被拖下了水,开始和孩子们一起写日记。也许年纪大了,思维没有那么敏捷,灵感不爱光顾了;也许笔钝了,不像以前想说的话不需要斟酌就可以如流水般哗哗涌出来;也许童心淡了,写点什么非要追求思想的深度,不然老感觉不得劲……写日记时和学生一样纠结得很,每日为了题材犯愁。突然想起我还有几柜子的杂志。

订过十多年的《读者》《青年文摘》,最开始是为了我的文学梦,向往自己有朝一日成为一个文字工作者,靠码字来养活自己。后来是为了孩子的学习,希望能够提升孩子的写作水平。这些天,我把这些老伙计翻出来读一读看一看,找寻写作的灵光乍现,发现“好文”真的“不厌百回读”。每看一篇,总能让我想起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想起身边的人和事,想起我的童年和家乡,想起久违的逐渐离我远去的梦想。杂志上也有我曾经读过的痕迹,或圈画或写上几个字,但当时我读的时候似乎并没有这么纷杂的思绪,没有这么独特的发现,没有这么多可以联想的人事物。当我读到郁喆隽的《阅读一本书》“每当你合上书页,你都不再是打开它时的自己——人不能打开同一本书”时,我为自己的发现与改变找到了依据。是的,当我再次打开一本书时,我不再是从前那个合上书的自己。

同一本书在不同的时候你会读出不同的味道。

第一次读《小王子》,似乎没读懂,头脑中一直在盘旋这样几个问题:小王子为什么只喜欢玫瑰?小王子是被蛇咬死了呢,还是回到了他的星球?小狐狸就是小王子的知己,他们为什么没有在一起?等做了老师,再读《小王子》,对前面第一部分图文结合的描写就更加欣赏了,这不是一本单纯的儿童文学,这是一本大人看了可以找寻自己丢失的童心的书,做老师尤其是小学老师更需要永葆自己的童心,只有更好地了解儿童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三年前,学校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要求每个语文老师深入钻研一本童书,我再次选择了《小王子》。在一个清晨,翻开它,小声朗读,一字一句地读,读着读着,泪水充盈眼眶,为小王子只钟爱独属于他的玫瑰流泪,为他的游历与寻求流泪,为小王子的奔赴和释然流泪。朗读完整本书的时间为两小时三十二分钟。

我被自己的泪水惊住了,书中的那句“重要的东西眼睛是看不见的”永远记在我的心里。我为什么要坚持让学生每天阅读,坚持写日记,因为我知道习作水平的提高来自不断地阅读与写作实践,而不是背诵几篇优作。尤其是这个暑假,我们班开展了“一本日记”的活动。在开展这个活动之前,我就知道,暑假里要写完一本日记对学生来说好比要翻过一座高山,趟过一条大河,需要内在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的精神,还需要外在的管理与激励。我在群里发动家长支持我们的活动,组织了日记夸夸群,每天和家长一起变着花样地夸着孩子们的日记,虽然花费了不少的时间,但效果已经展现:不少孩子对日记写作有了兴趣,写作水平有了明显提升。离七月结束还有两天,班上已经有一个孩子写完了一本日记;暑假结束,有五个孩子在报刊上发表了习作,真是太令人兴奋了!人们看到的也许是我们班的孩子竟然要写一本日记,我看到的是我们班的孩子竟然愿意写一本日记,我看到的是孩子在日记中洋洋洒洒的文字。我就是那狐狸,既然驯服了他们,就要对他们负责,永远负责。

一篇文章、一本书就像一个宝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时候,不断被挖掘出新的东西来,从而不断获得惊喜。人不能打开同一本书,每打开一次就会有新的收获,这就是书的魅力吧!

何况现在书籍纷繁复杂,这个那个必读书单,从上到下密密麻麻列满各种书名,穷尽一生又能读多少呢?就像我们这一生不断碰上很多的人,认识很多的人,不断有人相聚有人离开,到最后成为知己的也不过那两三人而已。如果有幸碰上自己喜欢的书,不妨一读再读,与书中的景,故事中的人,与作者多见几次,串串门聊聊天,老友相见一定会有说不完的话,那一定是非常美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