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3月26日

农行姜堰支行助力农业“科技范”按下春耕备耕“加速键”

截至目前,已累计为里下河地区发放春耕备耕贷款489笔1.9亿元

本文字数:1100

本报通讯员 杨波

 

春回大地,气温回暖,姜堰里下河地区迎来了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广袤的田野上,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图”正徐徐展开:农资销售点前人头攒动,农户们精心选购种子、化肥等;田间地头,施肥作业有条不紊地进行。这繁忙的春耕背后,农业银行姜堰支行的金融“活水”源源不断地注入,为农业生产提供着坚实的保障。

 

惠农政策解燃眉

化肥经营有底气

 

“叮叮、叮叮”,手机短信提示音消除了俞垛镇化肥经营户邵云龙的焦虑。他向农行姜堰支行申请的20万元农户贷款顺利到账,确保经营部的正常供货。面对春耕备耕的销售旺季,因去年部分款项未能及时收回,资金缺口让邵云龙心急如焚。关键时刻,农行姜堰支行青年突击队在走访中了解到他的困境,迅速送上惠农政策,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从资料收集到放款,仅用了短短2天时间,前后台紧密协作,高效的服务让邵云龙吃下了“定心丸”。

 

科技赋能春耕忙

金融助力大户强

 

在淤溪镇孙吉村,种粮大户袁国华对农用植保无人机赞不绝口:“一架无人机可搭载50斤化肥,每亩施肥仅需两分钟,一天能完成约120亩作业。如今,无人机已更新到第四代,我也放心地将这施肥的重任交给了儿子。”袁国华所在的潘庄家庭农场服务联盟,去年承包面积达800亩,还改造了30亩大棚。凭借“鲍老湖品牌”的影响力,产出的“金农大米”销量一路飘红。然而,扩大生产和设备更新占用了大量资金,让他在今年春耕备耕时犯了难。农行姜堰支行青年突击队深入田间地头,主动对接联盟内21个家庭农场的金融需求。在全面了解情况后,迅速为袁国华建立农户档案,并根据实际经营状况给予50万元授信,助力他顺利开启新一年的农事。

 

水产养殖正当时

金融护航产业兴

 

我区里下河地区虾苗放苗时间较早,2-4月是虾苗育苗的高峰期。在武庄村的泰州双洋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20余名工人忙碌有序,收笼起虾、装暂养、分装箱,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水上春耕”景象。每天,这里都会有350万尾罗氏沼虾幼苗被精心打包,发往厦门、漳州等地。作为里下河地区水产养殖及冷链加工的重大农业项目,淤溪支行负责人熊志磊主动出击,深化“一项目一方案一授权”服务模式,将企业纳入“泰州姜堰鱼虾养殖产业集群项目”白名单,及时投放200万元贷款,为2300亩养殖基地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企业负责人徐怀兵信心满满地表示:“去年,罗氏沼虾成品虾产值达5700万元,销量200万斤。自2024年投资种苗繁育基地后,预计今年产值将攀升至7000万-8000万元。”

春耕是检验金融服务“三农”成效的关键时期。截至目前,农行姜堰支行已累计为里下河地区发放春耕备耕贷款489笔1.9亿元,精准满足了农户“短、频、急”的资金需求,成为助力春耕的“及时雨”。接下来,该行将继续深耕“三农”领域,以创新金融服务为画笔,描绘姜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