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3月17日

共赴破土而出的产业盛宴

——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侧记

本文字数:1519

本报讯(记者 吕阳 实习生 徐文萱)“工业战线要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力锻造冲刺千亿坚实底座,为加快建设全市高质量发展增长极提供硬核支撑。”在3月14日召开的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孙靓靓的讲话掷地有声。

这是一次审时度势、运筹帷幄的大会,明确我区工业发展的目标、任务,绘就我区新时期工业发展路线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拼的是产业架构的宽度,比的是融入链条的深度,既要横向拓宽行业领域的产业链,也要纵向打通市场主体的供应链,不断培塑引领时代、彰显特色的产业集群。作为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大块头,开发区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坚定不移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扛起主担当,争作主贡献,建强高质量发展主阵地。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左丞说:“推动产业集聚向新而行。重点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车船轨交部件制造、电子信息智能制造‘2+1’产业体系,实施‘智改数转’和绿色低碳转型,新增省级智能工厂1家、智能车间3个,争创国家级绿色园区、省(近)零碳产业园。”

项目建设是工业经济的“源头活水”。在综合整治“内卷式”招商的背景下,只有大胆突破传统模式,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娄庄镇表示,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锚定“建设更具产业竞争力的经济重镇”目标,加快转型突围,全力躬身实干,以“项目攻坚”积蓄“发展动能”,以“产业焕新”开辟“全新赛道”,以“集群抱团”打开“突围局面”,奋力谱写娄庄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娄庄镇党委书记王建祥说:“力争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9个,确保全年完成亿元开工、竣工项目各4个,其中5亿元开工项目3个、竣工项目1个,重点培育省级‘智能工厂’1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新增发明专利40个,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

这是一次思想碰撞、集思广益的大会,交流先进经验,碰撞思想火花,探索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是驱动创新的主力军,科创载体是决胜科技赛场的“杀手锏”,人才是引领创新的第一资源。与会镇街负责人表示,将聚力打造“企业+平台+人才”三位一体创新生态,把科创企业的创新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张甸镇党委书记王志刚说:“突出 ‘科技+人才’双轮驱动,力争研发投入占比超6%,新增高企7家、校企合作项目3个。以‘三比一提升’项目突破、营商品牌升级、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冲刺‘千亿姜堰’贡献张甸力量。”溱潼镇党委书记宋华卿说:“激活68家规企潜能,推动船舶制造产业突破8亿元,新增规上企业14家;培育高企1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1家,以‘亩均论英雄’盘活存量,用智能改造赋能增量,为‘千亿姜堰’拼出溱潼加速度。”

这是一场硕果累累、催人奋进的大会。2024年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1亿元、增长5.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亿元、增长5.6%,工业开票销售920亿元、增长3.7%,均列全市第二。我区高质量发展,首先看企业,首功在企业。与会企业家表示,将争做全区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和“压舱石”,为我区冲刺千亿目标贡献智慧与力量。双登集团副总裁唐小松说:“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绿色发展之路,深度融入泰州创新发展大局,勇挑重担,开拓进取,继续在储能、IDC、海外通信市场发力,为实现‘百亿双登’、冲刺‘千亿姜堰’贡献双登力量。”苏中药业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张冬梅说:“用大提升力求大发展,用大创新力求大突破,用大营销力求大规模,用大变革力求大创立,以创新转型突破发展瓶颈,以‘一城两园’规划建设推动产业升级,力争2025年集团销售收入增幅20%,为‘千亿姜堰’贡献更多苏中力量。”

战鼓擂响催征程,快马加鞭再提速。全区上下只要坚定“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真抓项目、抓真项目”的理念,乘势而上,趁热打铁,不断巩固项目建设热辣滚烫的良好势头,必将迎来工业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