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3月14日
区委人才办:打造人才发展高地 激发区域创新活力
本文字数:1277
2024年,全区人才工作紧扣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锚定“康养名城 活力姜堰”建设,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推动“产才城”融合发展,以高水平人才工作助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拜访李德仁院士
新生代企业家沙龙
坚持党管人才,健全集成联动的“红堰”体系
强化体系集成。强化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动镇街部门协同落实双招双引等重点任务和指标;区镇联动实施人才工作“书记项目”,系统推进“青堰”友好城21项重点任务;集成升级人才新政5条,强化政策资金投入保障。
强化力量整合。高质量推进“泰州日”“姜堰人才日”引才活动,牵线500多家次企业走进36所院校,开展产学研对接、人才招聘;实施科创企业“家家到”调研,抓实人才项目引育,全年新入选国家级重点人才计划21人、省级重点人才工程(计划)13人,创历年新高。
强化政治引领。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五必访”制度,加强与姜堰籍院士、省市级高层次人才常态联系;聚焦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升级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溱潼院士旧居。常态举办科创企业人才座谈会、新生代企业家沙龙,倾听企业人才需求。
坚持生态友好,打造开放包容的“青堰”之城
持续做优青堰乐业专线。面向企业用工需求,常态开发实习岗位,配套出台专项实习政策,新签订10个校企冠名班,组织“才聚三水”招聘70多场次,青年人才引进数同比增长超20%。
持续做优青堰乐创专线。通过借力姜堰籍院士资源“引”、依托离岸创新中心“孵”、联合湖北青创园共办大赛“选”、借助“堰才投”基金“推”等方式,落地转化科创人才项目216个;全市首家举办梧桐专项“路演日”活动,参赛项目获评全市一等奖、二等奖。
持续做优青堰乐游专线。升级北大街潮流业态,增设青年友好商户100家;丰富滨河湾适青元素,开辟骑行、轮滑等潮玩区域;放大溱湖湾影响,吸引省内外青年来姜研学研游。持续做优青堰乐享专线。加快推进人才驿站、人才公寓等建设和配套提升,建成人才公寓1030套、在建424套,全市首家探索实施人才共有产权房制度;常态化办好青堰夜校、青堰有约等“泰有引力周末嘉年华”活动,累计服务青年人才1.5万人次,相关做法被《中国组织人事报》报道。
坚持供需对接,畅通赋能发展的“归堰”路径
推动“堰归+产业项目”。区级层面组建堰才招商公司,出台揭榜挂帅政策,新聘一批“招商引才大使”,全区新招引项目中“堰归来”人才投资或引荐的占比近60%,百亿元项目招引实现零的突破。
推动“堰归+科创项目”。高质量举办创新发展大会,李德仁、陈学东等4位院士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主旨演讲,指引发展方向,促成院士团队与高新区达成精密减震设备研发合作、华科大与振华海科联合研发高性能舰用泵,牵线姜堰(武汉)离岸创新中心挂牌设立。
引导“堰归+民生项目”。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姜堰第二中学成功挂牌,推动基础教育向更高质量发展;引入上海、南京等地医疗资源,定期开展义诊。
落实“堰归+礼遇项目”。出台专项礼遇政策,推行政治尊崇、投资兴业等6类干货举措;落实专属关怀体检,聚焦院士和专家教授群体,区镇联动为“堰归来”人才亲属提供体检服务,为人才父母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结合重要传统节日,开展专题走访慰问,全年上门服务超21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