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3月13日

植此新绿,绘就美丽江苏新画卷

本文字数:755

□纪橞颖

 

今年3月12日是我国第47个植树节。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是推进国土绿化、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战略举措。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苏就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广泛开展植树造林运动,为大地增添绿色。树木数量的增加,是绿色发展理念在江苏大地深深扎根、抽枝展叶的生动写照。

进入新时代,江苏在植树节活动中不断创新形式与内容,让绿色发展理念以更丰富的姿态融入社会生活。在植树技术上,科技的力量得到充分彰显。在树种选择方面,除了传统的杨树、柳树等乡土树种,江苏还积极引进适合本地生长的优良外来树种,如北美红枫、娜塔栎等。

全民植树是国土绿化的集体实践,更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活力。互联网的普及让“线上植树”成为新风尚。在无锡,当地政府联合公益组织打造“绿色无锡”线上植树平台,市民足不出户就能参与植树活动,以虚拟的方式为现实中的树木“浇水施肥”,树木长成后,还能收到专属的“成长证书”。这种新颖的方式极大地激发公众参与热情,绿色发展理念广泛传播。此外,“认养树木”活动在江苏各地蓬勃开展。在扬州瘦西湖景区,许多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纷纷认养景区的柳树、桂花树等。认养者不仅负责树木的日常养护,还积极参与景区组织的科普教育活动,增强保护树木的责任感和参与感。

持续的植树造林活动显著改善江苏的生态质量,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空气质量明显好转,野生动植物有了更广阔的栖息空间。在盐城沿海湿地,植树造林和生态修复为丹顶鹤、麋鹿等珍稀动物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每年吸引大量候鸟来此停歇、栖息。在经济发展方面,绿色产业借助植树节的东风蓬勃兴起,特色林果业、森林旅游业等生态产业迅速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盱眙通过在植树节期间大力发展优质板栗种植,结合生态旅游开发,打造集采摘、观光、休闲为一体的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