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3月03日
夜间文旅经济的焕新密码
本文字数:778
□杨菲菲 潘磊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其中,关于发展夜间文旅经济的举措尤为引人注目,文中强调支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丰富文旅业态,因地制宜发展“水上夜游”文旅产品,支持各地对消费集聚商业区的夜间照明和夜景灯光升级改造。这一举措将极大提振夜间文旅行业发展信心。
文化铸魂,激活城市夜间基因。当月光爬上飞檐斗拱,数字光影在西安大唐不夜城的仿古建筑群上流淌《霓裳羽衣曲》的韵律,千年文明与当代科技完成跨时空对话。苏州平江路,评弹唱词编译成光影密码,投射在运河涟漪之上。这些创新实践证明,夜间文旅绝非简单的照明工程,而是以科技为笔、文化为墨的城市叙事革命。
经济赋能,释放夜间消费乘数效应。杭州运河夜游船引入区块链票务系统,船票衍生数字藏品交易价值;广州“夜珠水”项目通过游船串联沿岸商业体,创造“移动消费走廊”;北京环球影城夜间秀场,带动周边民宿预订量提升210%;洛阳应天门3D投影秀,孕育出汉服妆造产业集群。夜间经济1:7的就业带动系数,使其成为稳就业的重要缓冲器。
空间重构,编织全时活力网络。上海“城市夜行图”数字平台实时调控外滩-新天地-临港的灯光节奏与交通脉络,5G+北斗系统引导无人接驳车编织流动服务网络。在深圳人才公园,智能调光玻璃幕墙随人流密度自动调节亮度,物联网垃圾桶实现夜间清运效率提升45%。这些实践揭示,夜间经济本质是城市时空资源的创新配置。
夜间文旅已成为城市用以促进文化展演多样化、开拓文化消费新路径、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场景。要构建更精密的政策协同机制,建立文化价值评估体系,防止过度商业化;设计光影污染防治标准,守护城市星空;开发夜间经济活力指数,指导精准投资。以星河为幕,以文化作笔,创意城市夜间文旅,文化与多元产业深度融合,时空资源高效利用,城市管理完善,必将充分释放城市新活力,让城市的夜更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