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1月17日
姜堰也有“王二小”
本文字数:1580
◆文/图 钱俊
“自古英雄出少年”,姜堰(原称泰县)在革命战争年代涌现出三个“王二小”式的少年英雄,他们不如“王二小”出名,但是事迹同样感人。
邵二小
1982年出版的《泰县文史资料》(总共13册)载有姜堰“王二小”的事迹
邵二小(排行老二)家住民国泰县第六区,他的父亲是共产党的乡干部,1947年自卫战刚开始时被敌人杀害,那一年他14岁,一边抽泣一边说是要为父亲报仇。
一天,邵二小拔草烧锅时在草堆里发现三颗手榴弹,那是父亲生前藏到这里的。邵二小紧握手榴弹,眼前又浮现出父亲的音容笑貌,一个用手榴弹复仇的计划迅速形成。
三天后的一个早上,邵二小听说姜堰据点里的蒋军将到庄上来扫荡,就提前埋伏在庄东头的高粱地里,蒋军走近之后,他随手扔出一颗手榴弹,当场炸死两人,蒋军慌作一团,邵二小乘机逃脱。
又过了两天,邵二小得到一个消息——本庄还乡团十几个人正在一户人家的天井里开会。他怀揣两颗手榴弹来到这户人家的门外,爬上院墙外的大树一看,果然是还乡团的一帮坏家伙在开会,于是他不假思索地朝里面扔了一颗手榴弹,然后滑下树,手榴弹居然没有爆炸,只听见“秃”的一声。邵二小心头一沉:“糟糕,刚才忘记拉引信了!”他停下奔跑的脚步,又回头向院子里扔了一颗。只见一蓬大火从院子里腾空而起,顷刻间鬼哭狼嚎声四起。
为了躲避自卫队搜捕,邵二小假装帮一位老奶奶舂米,自卫队斜着脑袋、乜着眼睛朝邵二小和老奶奶看了看,摇摇头走了。
小张七
《泰县革命斗争史料》载有小张七事迹的目录
小张七原来叫钱生道,13岁就当了姜南区游击队的侦察员,由于机智灵活,蒋顽对他既恨又怕,曾经悬赏一万元捉他,他就请同志们帮忙改名,同志们故意开逗他:“你爸爸叫钱张六,你就叫小张七吧!”此后小张七的名字就逐渐叫开了。
有一次小张七化装成拾狗屎的伢儿到时庄去侦察,不料给时庄的顽乡长钱锡修捉去了。钱锡修用文明棍指着他说:“小小年纪不好好读书,却要当匪,成何体统?”小张七反唇相讥:“读书是你们有钱人的事,我就是个拾狗屎的,读什么书,当什么匪呀?”钱锡修愣了一下,从抽屉里拿出一沓钞票,又狠狠心褪下手上的金戒指,对小张七说:“只要你告诉我们区公所和乡政府的位置,这些都归你。”见小张七无动于衷,钱锡修脸色一变,用驳壳枪在他头上点来点去,随后又放下枪,拿起桌上的一把刀自言自语道:“还是用刀吧,顺便看看这把刀快不快!”小张七故意哇哇大哭,装出一副害怕的样子。钱锡修本来就是吓他的,见此情状哈哈大笑,随即将小张七交给卫兵,自己忙别的事去了。事有凑巧,这时附近的一间民房着火了,小张七乘着卫兵分神之际一溜烟跑了。
汤年罐
《泰县革命斗争史料》载有汤年罐事迹的目录
1946年11月,溱潼县委副书记王向明(原叶甸区区长)和叶甸区委副书记陈超率二三十人在茅山的顾蔡庄遭敌包围,突围后的王、陈二人又遭到反动派追击,并且被逼到一个野舍上。野舍上只有很少几户人家,其中就有汤年罐家。
汤年罐虽然只有14岁,但他认识王区长,知道他是帮穷人的干部。小年罐连忙招呼二人脱下潮湿的衣裳换上干净的,并将他们引至屋旁的麦草堆跟前隐藏起来。
二人刚刚藏好敌人便尾随而至,凶神恶煞一般冲进汤年罐家,一下子就发现了放在门口的两件潮湿衣裳。敌人凶狠地问汤年罐:“这两件衣服是谁的?怎么是潮的?你把共产党藏在哪里?”小年罐佯装害怕,结结巴巴地说:“我爸爸……我爸爸这两天外出摸鱼,妈妈……妈妈下田了,还没来得及洗。”一个敌人用枪挑起衣服,一摸口袋,居然有一沓抗币,立马跳起来,怒问汤年罐是怎么回事。汤年罐连忙接过话茬:“昨天我妈去溱潼机米,人家用这个钱把米骗走了,爸爸为此还和她吵了一架,爸爸把钱放在口袋里去溱潼找那个坏人,可是没找着……”
敌人看不出破绽,又不甘心空手而归,便端着枪向草堆走去。草堆旁有数根篙子,小年罐故意脚下一滑,篙子应声而倒,差点砸中其中的一个敌人,敌人顺手给小年罐一巴掌,然后骂骂咧咧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