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1月06日

为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增长极而接续奋斗

全区上下迅速掀起传达学习贯彻区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热潮

本文字数:3850

本报综合消息 连日来,全区上下迅速掀起传达学习贯彻区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热潮,精心谋划2025年重点工作,推动全会精神落地落实落细。

 

区委宣传部 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主题主线,积极探索主题联学、上下联学、共建联学等模式,用好“及时语”理论直播矩阵。强化主流舆论引导,加快实施“媒体+政务”聚合服务一体化,建强以新媒体为核心的“六位一体”融媒矩阵,讲好姜堰改革故事,展示好姜堰城市形象。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和群众性主题宣教,扎实推进“堰尚新风”道德培育行动,着重打造一批优秀文明实践示范片区。强化文化发展驱动,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大力推行文艺精品繁荣计划。抢占“数字经济+文化产业”发展新赛道,深化“文化+”项目招引。

 

区法院 坚持服务大局,助推经济发展“主引擎”。强化破产审判,一体推进企业挽救、资本招引等工作。紧盯金融、房地产领域,完善常态化风险评估和预警。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为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坚持人民至上,严守司法为民“主阵地”。持续丰富跨域立案、在线诉讼等便民利民举措。发挥“艳雯芳”家事驿站作用,全面加强妇女儿童、老年人司法保护。深化“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加速推进乡村振兴。坚持严管厚爱,引领人才发展“主航向”。深化政治机关建设,完善“学干融合、战训一体”人才培养机制,接续打造“匠心传习社”平台。

 

区检察院 坚持把检察工作放在全区发展大局中谋划和推进,自觉将检察职能与呵护营商环境、筑牢安全防线、助推社会治理相融合,更加注重通过司法办案和法律监督优化法治环境。坚持“如我在诉”理念,高质效办好每个案件,持续深化“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不断提升检察关爱服务水平。不断深化人才强检,完善专业素能培养体系,重点提升检察干警出庭公诉、群众工作、信息化运用等能力。坚持不懈全面从严治检,全链条压紧压实司法办案责任,持续提升司法公信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检察队伍。

 

区教育局 持续推进教育资源配置,推进姜中西校区、罗塘高中改扩建、少年儿童业余体校等在建项目以及部分高中学校灯光、学校课桌椅提升改造工程,优化调整农村小规模学校。持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四领”教师培养工程。持续推进教育体系建构,推进罗塘、南苑、城西等10所幼儿园省优质园创建评估复审工作,建好困难儿童资助信息学段衔接,全面排查整治学生欺凌隐患问题。持续推进教育教学创新,打造“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的“乐学”课堂,深入推进姜堰教育大阅读“1+3+N”工程,持续擦亮“暖心暖胃”校园餐品牌,做大做强“乐学溱湖湾”研学品牌。

 

区科技局 在科技体制改革上求突破,充分发挥区委科技创新委员会在政策集成、资源配置、统筹协调等方面的效能,不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加快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区)、省级高新区创建。在创新主体培育上求突破,加大科技招商力度,深化实施“雁阵计划”,力争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90家、省瞪羚企业实现“零的突破”。在科创平台建设上求突破,深化拓展“1+4+N”离岸创新网络,高标准建设重大创新平台,支持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争创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

 

区工信局 构建“125”培育体系,全年培育“小升规”企业40家以上、开票销售过亿元企业10家以上、开票销售过10亿元企业2家。构建产业配套机制,力争重点产业集群占工业经济比重75%以上。积极谋划我区促进工业投资新政策,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以上。扩大技术改造专项再贷款、制造业贷款贴息等政策知晓面,帮助企业上争奖补项目180个以上。持续引导企业改造提升传统生产工艺和发展模式,实施新一轮“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发展绿色制造,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零碳(近零碳)工厂3家。向“高端化”要动能,创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2家。

 

区财政局 加大收入组织力度,加强财税部门、镇街(园区)联动,抓好主体税种、重点税源、重点企业动态跟踪管理。强化资金统筹,持续加大资金上争力度。扶持经济加速发展,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足额兑付各类财政扶持政策,引导金融资本服务发展,全力上争上级涉企奖补政策专项资金。强化民生保障能力,完善困难群众兜底机制,全面落实各项社保政策。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高标准农田、一事一议等惠民利民项目,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走深走实。严格规范财政管理,积极统筹化债资金,推行公物仓“线上+线下”双线并行运行模式,提高闲置国有资产使用效率。

 

区自规分局 持续优化发展空间,结合城市发展需要,完成9个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镇区详细规划编制,以及罗塘、天目山等6个片区单元详细规划编制和报批。精准提供要素保障,建立产业用地储备库,优先保障主导产业、省市区重大项目用地,实施产业园用地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全面提升服务效能,对供地准入项目常态化实施“五证齐发”“拿地即开工”。深化工程竣工联合验收,推行“竣备即发证”。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严格落实耕地刚性管控和用途管制。

 

梁徐街道 围绕2025年亿元以上项目签约9个、开工6个、竣工6个的目标,聚焦双电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强化项目招引;持续深化“一盟两会”服务机制,确保已签约项目按期开工。抓实共富项目,借助农业产业化项目资金实施牛肉精深加工,增强市场竞争力,确保集体经营性收入2200万元以上且70万元以下社区清零。完善民生配套工程,高标准实施中心河小流域改造,积极上争前官路、坡盟路等6条道路以及4条幸福河湖建设;健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推动矛盾诉求“一站式”办理,改造提升养老助餐点2家、睦邻点1家,兜牢民生保障。

 

蒋垛镇 坚持大抓经济,构建东部红色研学、中部高效农业、西部新材料产业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实现工业开票销售33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村平经营性收入80万元。坚持大抓产业,打造“1+1+N”产业链新模式,实现工业经济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以及园区专业化、集团化、品牌化发展。坚持大抓项目,推动会议招商、学术招商、零地招商,构建全周期企业培育机制,力争2025年新签约项目9个、新开工亿元项目4个、新竣工亿元项目3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2个。

 

张甸镇 更高标准推进张甸镇绿色低碳热处理装备产业园、华丽新材料产业园、高铁新城智能装备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确保3年内开票超50亿元。立足本土优势资源,招引培育壮大农业深加工企业。统筹做好北沿江及S232安置区建设,对镇村道路提档升级,改造农村公路10公里以上,实施新增造林和更新造林150亩,持续推进全域人居环境整治。建立困难群众救助帮扶综合服务平台,深化“网格+庭所+中心”多元解纷联动机制,健全一站式矛调中心实战效能,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俞垛镇 围绕钨钼行业接轨“光伏锂电+新材料”产业、船配行业蓄力转型升级两个主导方向,大力发展光伏、风电、储能等绿色产业,聚合商会资源,招引并建设一批规模更大、科技含量更高的集群项。用好村庄规划编制成果,合理规划拆迁安置区域,科学布局产业发展用地,不断营造宜居宜业优美环境。优化“共富联盟”产业布局,增强项目反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增收能力,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围绕“党建引领+共治共享”这一思路,继续完善党群立体矩阵,持续打磨优质党建品牌。

 

区委社会工作部 区委社会工作部贯彻落实区委全会精神,将全力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各项工作,为“冲刺千亿姜堰”贡献力量。

区委社会工作部将一以贯之强化新兴领域党建引领,深入推进“两个覆盖”,培育选树“八助”项目、“新”心议事等品牌典型,做好做优“骑手友好小区”、暖“新”活动等特色服务;一抓到底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提升,探索创新自治模式,创新打造一批基层治理党建服务品牌,落实省委社会工作部16条措施;一心为民凝聚社会工作资源力量,加强社工服务机构、志愿服务组织孵化培育,做实做优“志愿姜城”服务品牌。

(姜社)

 

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开展专题学习,贯彻区委全会精神。

会议要求机关后勤保障团队用心用情精细化服务,示范带头过好“紧日子”,在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等方面持续发力;始终将安全责任扛在肩上,加大行政中心领域巡查力度和频次,发现问题迅速整改,确保设备设施安全运行无隐患;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重点做好区两会、“溱潼会船”“亚洲杯铁人三项赛”等重要重大活动后勤保障工作,力求“零失误”,做好其他部门委托工程和服务项目代建代办工作,全力配合实施有关“为民办实事”项目。

(王小军)

 

区国投公司 区国投公司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区委全会精神。

会议要求聚焦重点项目,推动产业升级,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与外部优质资源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从严治党,筑牢廉洁防线,深化体制改革,激发内生动力,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强风险防控,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化解潜在风险;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杜绝各类安全事故。

(钱菊香)

 

区新开集团 区新开集团贯彻落实区委全会精神。

新开集团将围绕“1+4”产业体系,发挥堰才公司全域招商引领作用,全力拼抢、认真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不断加大对健康产业等战新产业、新质生产力的投入,用好“揭榜挂帅”项目服务管家机制,实现产业升级、招大引强;高标准推进在手土地项目上市工作,充分调研论证,实施污水处理特许经营,谋划电镀产业园选址方案,助力产业多元发展;提升园区公共服务、综合配套等载体功能,为园区和企业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全过程产业服务、全链条企业服务和保姆式物业服务。

(王诗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