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12月10日

我区召开中小学食堂“暖心暖胃”服务品牌暨《姜堰区“校园餐”食材全过程加工操作规范》新闻发布会

本文字数:881

本报讯(通讯员 马军)12月8日,区教育局召开中小学食堂“暖心暖胃”服务品牌暨《姜堰区“校园餐”食材全过程加工操作规范》新闻发布会,区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申海峰,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王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晓燕,江苏卫视、《江苏教育报》《江苏法制报》《泰州日报》、姜堰区融媒体中心等媒体,各中小学、幼儿园、民办教育机构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参加。

申海峰发布区中小学食堂“暖心暖胃”服务品牌,解读了《姜堰区“校园餐”食材全过程加工操作规范》。

申海峰指出,我区在全国率先制订学校食堂食材全过程加工操作规范,这是国家层面的要求,学校食堂已经成为全国上下最为关心、最为牵挂的事;这是社会层面的需求,唯有食安,才能生安,才能民安,才能心安;这是家长层面的诉求,办人民满意教育,必须从食堂抓起、从细微做起,养好学生的“胃”,拽住孩子的“心”、消除家长的“虑”。

申海峰强调,操作规范瞄准食堂操作全过程、全流程,力求做到“三个确保、三个更”。

确保食品更加安全。严格清洗要求,明确了蔬菜、荤菜洗菜标准,从源头上有效降低了食品安全风险;严格加工要求,明确了炒菜和炖菜过程中的火候控制、烹饪时间,确保食材中的有害微生物被彻底杀灭,避免因烹饪不当导致的食物夹生;严格盛装要求,有效杜绝荤、素食材之间可能发生的交叉污染。

确保菜品更有质量。切菜标准保障烹饪效果,明确了手工切制和机器切制的规格标准,增强视觉效果,增加学生食欲,提升用餐体验;配菜标准丰富菜品内涵,注重主菜和配菜在味道、质地、色泽、形态等方面的协调搭配,满足学生营养需求;烹饪标准确保美味可口,明确了炒菜和炖菜中盐、糖、醋、料酒的调味标准。

确保管理更为高效。操作有遵循,“六大标准”为食堂员工提供了清晰的工作指南,有利于保证菜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流程可追溯,明确了签字确认机制和成品试吃机制,能够及时发现食材处理过程中的问题;成本能控制,精准切制以及火候控制、烹饪时间等要求,减少食材在烹饪过程中的过度损耗。

王东、李晓燕就伙食费收取、食材招标采购、食品营养健康、校园食品安全等社会关切的学校食堂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