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11月12日

穿过马路来听景

本文字数:1221

陈冬梅 淮海小学

 

为了支持文明城市建设,我们到一条马路去做义工。那天,我赶早上了一节课,穿过学校门前的大公路,沿着一个小公园的外沿出发。一阵风卷来,满地的黄叶随风奔走,发出像新买的自行车转动的声音。几声“啾啾”的鸟儿,勾起我慢下步子,抬头,满眼金色,高低错落。细看,金色树头间有几棵殷红的树,还有几株金得亮眼的银杏,跟早晨的阳光比拼着放射光芒。

又来了几声“叽咕、叽叽、啁啾”。《外公是棵樱桃树》兀然冒出来,那棵樱桃树下,外公让“我”闭上眼睛听,在外公的等待下,“我”支起耳朵听到了树叶的窸窣声、小鸟扇动翅膀的声音,连蜜蜂撑圆肚皮的声音都听得分明……外公对“我”说:“当你凝神静听时,你会看到很多东西,比睁开眼睛看到的还要多。现在,来听听樱桃树的呼吸声吧。”

一切文学的就是生活的,这园子近在咫尺,孩子们来看过、听过它吗?一个念头发现,下午赶回学校就学着《外公是棵樱桃树》里面外公带“我”听景的情节,带着孩子们来到园子里,让孩子们闭上眼使劲听。孩子们说听到了空气流动的声音,听到了窗外风过的声音。

这自然里、阳光下、风声里才是听景的妙处。

园子里的花草树木因为孩子们的到来,铆足了劲展示着自己的魅力,就连草里掩藏的蘑菇也抖落抖落,用它的“伞样儿”逗引孩子们,有白色的,还有黑色的,惹得孩子们叽叽喳喳争辩它们谁可以炖一锅鲜美的蘑菇汤,谁是有毒的。蒲草、粉黛乱子草、狼尾草也摇曳着自己的风姿,孩子们你问一句他答一句,不认识呢,它们叫什么,谁也不知道。还好陈老师留意过它们的学名,孩子们赶忙记录。风给足了面子,一阵一阵儿地帮着整排的树头摇旗呐喊,枝头跟草地间立刻拉起画布,金色的、褐色的、橙色的、殷红的、嫩红的叶片打旋儿的,斜飞的,翻飞的,从东到西布满整个上下空间。孩子们惊叫着:“蝴蝶”“好美啊”“啊”“快看呐”。风人来疯似的,一阵彩蝶狂舞后,又来一阵,孩子们就在它的助力中一阵阵欢呼。我也沾了孩子们的光,记忆里,似乎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壮观的彩蝶纷飞图。

我们分明是来听景的啊,闭上眼,屏住气,鸟儿们居然也憋着劲,很久才从远处分辨出几声“叽叽”,孩子们用尽耳力,听见了,兴奋着念着:“风的‘沙沙’,鸟儿的‘叽喳’,叶的‘咝咝’……”

某个早晨我们吟诵过《老银杏树》,孩子们回程时看见地上铺着金叶。大家一人拾起一片银杏叶齐声诵着:“它在秋风中慷慨地分发数以亿计的小扇子/也不能掩饰它的忧愁/我不想说出它的名字/它就在我家门口……”

穿过马路,就是一片景。可是我们常常低头赶路,赶着上班,赶着上学,在自己的忙碌里忽略了四季。马路对面居然有那么丰富的色彩,那么深情的声音。本意是来听一听初冬的声音,可是谁能禁得住风来时,彩叶翻飞在树与大地间,像挂着的油画布那样炫目震撼。

“听景”,好新奇。是的,打开耳朵,你能听见树的呼吸声,叶的哀怨声,风的脚步声。每一种声音里都隐藏着深情,什么样的人,就能听到什么样的声音。孩子们或许还没有深深的感触,但,今天,一定是未来某一天的猛然惊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