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11月01日
让“苏适养老”在身边、家边、周边落地生根
本文字数:1025
□兴姜之堰
10月28日,《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4)》发布。报告显示,江苏十三市已全部进入中度老年化社会,其中南通、泰州、盐城和扬州已经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截至2023年末,全省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2089万,占常住人口的24.5%,高于全国3.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573万,占比18.4%,高于全国3个百分点。江苏作为全国老年人口占比最高省份之一,正站在挑战与机遇的十字路口,如何让“苏适养老”成为每一位老人的幸福写照,是有关方面的一道必答题。
“身边养老”,是江苏对养老服务精准化的生动诠释。试问,当老年人急需帮助时,是社区的养老服务站,还是邻里的热心肠能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江苏的回答是:两者并重,且要更优。
近年来,江苏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如火如荼,从日间照料中心到老年活动室,从助餐点到医疗站,一系列配套设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设施不仅为老年人提供生活上的便利,更在精神上给予他们温暖与陪伴。我区已完成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800多户,建成家庭养老照护床位74张,改造提升示范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家,这些举措让养老服务更加贴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
“家边养老”,凸显家庭在养老服务中的核心地位。家庭,作为老年人最熟悉、最依赖的环境,其养老功能不可替代。然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许多家庭面临着照顾老人与工作的双重压力。如何平衡这一矛盾?江苏的做法是:政策引导与社会支持双管齐下,让老年人在家中也能享受到专业的照护服务。我区不仅建成示范性互助养老睦邻点20个、老年人助餐点111家,还推动一批示范性养老服务机构如失能老人助浴中心、罗塘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申丞溱湖护理院开张运营。这些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专业、细致的养老服务,显著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周边养老”,则是指将养老服务延伸至老年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服务生态。这既包括物质层面的保障,也涵盖精神层面的关怀。江苏正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网络,通过标准化、专业化管理,确保每一位老人都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服务;致力打造“文化养老”品牌,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在享受养老服务的同时能够感受到社会的尊重与关爱,在晚年生活中依然能够保持活力、享受快乐。
通过打造“身边、家边、周边”的细分化养老服务体系,江苏正逐步实现养老服务的高质量发展。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还需继续深化养老服务改革,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享受到有尊严、有品质的晚年生活,让“苏适养老”在身边、家边、周边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