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10月10日

接诊“主力军” 坚守“生命线”

本文字数:821

本报记者 黄文婧 丁微

 

国庆长假,有人踏上归途、亲友团聚,也有人在灯火阑珊处默默守护。

作为医院24小时“窗口”的急诊,在逢年过节时是接诊的“主力军”。在这里,急诊医生不分白天黑夜,无论何时,一直“在线”,全力以赴投入工作。

10月3日上午,记者在姜堰中医院急诊外科见到正在接诊的副主任医师王一鸣。“颅内出血,赶紧安排住院。”“喂,住院部吗?还有床位吗?”王一鸣一直处在紧张的工作状态。

“我们科室永远是紧张忙碌、灯火通明,争分夺秒地与时间赛跑,抢救危急,诊治患者。”利用休息的间隙,王一鸣笑着向记者介绍说,节假日他们会更忙,医院需要有人24小时值守,病人需要24小时守护。急诊就是这样,前一秒还风平浪静,后一秒便是波涛汹涌,谁也无法预知下一个来的是什么样的患者。

交谈中,记者得知,前一天晚上,王一鸣刚刚值了大夜班,由于节假日病患人数有所增多,顾不上片刻休息,他又投入紧张的工作。记者注意到,放松下来的王一鸣略显疲惫。“作为一名急诊科医生,每逢过节值班,已经习以为常了。我们没有节假日和双休日的概念,和平时一样正常排班,只不过节假日可能会比平时更忙一些……”王一鸣话说一半,又来了一位病人,这已经是当日上午他接诊的第20名病人。

节日期间,像王一鸣这样随时待命的急诊医生不在少数,急诊内科主治中医师刘文静便是其中之一。“医生,我头疼。”“医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几天我总是肚子疼。”“医生,这是化验单,您帮我看看指标正常吗?”记者在急诊内科见到刘文静时,一群病患将他围坐其中。记者数了数,当日上午,刘文静接待了20名病人。

在急诊科工作是一种什么状态?刘文静笑着回答:“在急诊科工作,就像在高速路上开车,时刻保持精神高度紧张,不能出一点差错。”

急诊工作很辛苦,但刘文静一干就是15年,他觉得很有成就感。而成就感来自病人康复出院时的一句句“感谢”的话语。“我会坚持下去,把急诊内科工作做好。”他表示,“自己早已习惯了在忙碌的工作中度过节假日,但是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这一点让我比较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