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7月05日

老年人当心面部黑斑

本文字数:681

 

70岁的王老太一年前面部出现一个黑色斑点,无自觉症状,未予重视,经常自行抠抓,后黑斑逐渐增大至两枚,一元硬币大小,形状很不规则。家属不放心,于是带王老太到区皮防院就诊,经详细询问病史、查体及皮肤镜、组织病理等辅助检查,主诊医师告诉王老太,这是恶性雀斑样黑素瘤。

恶性雀斑样黑素瘤是恶性黑素瘤的一种。恶性黑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多发生于皮肤,占皮肤恶性肿瘤的第三位。一般认为,恶性黑素瘤的发病主要与种族遗传、创伤刺激、病毒感染、日光照射等有关。

恶性雀斑样黑素瘤由恶性雀斑样痣发展而来,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特别是老年人,最常发生于暴露部位,尤其是面部。开始为一色素不均匀的斑点,边缘不规则,逐渐向周围扩大,直径可达数厘米,往往一边扩大,而另一边自行消退。损害呈淡褐色、褐色,其中可伴有暗褐色至黑色的小斑点。恶性雀斑样黑素瘤常在原有损害基础上,出现一个或数个蓝黑色结节,转移多倾向于局部淋巴结,预后很不好。

恶性雀斑样黑素瘤的皮肤镜和组织病理具有显著特征,可协助诊断。

因一部分恶性黑素瘤是在原有色素痣基础上发展而成,所有下列情况需要特别注意:1.原有痣显著而迅速地扩大;2.颜色加深发亮,周围发红;3.表面有结痂形成;4.患处经常出血;5.发生破溃;6.附近的淋巴结肿大;7.周围有卫星状损害发生。对可疑者应切除做活检。

恶性雀斑样黑素瘤的恶性程度较高,预后比较差,目前治疗方法仍不理想,及早手术切除仍是争取治愈的最好方法,还可以选择化疗、放疗、免疫治疗以及快速发展的分子靶向治疗。对于想保守治疗的患者,局部外用咪喹莫特乳膏、冷冻、激光治疗也是可选的治疗措施。

 

作者:沈聪 区皮肤病防治院主治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