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6月21日

“乡村地名行动”之讲好姜堰地名故事

行政区域篇——姜堰区

本文字数:1183

姜堰区位于泰州市中部,地跨长江三角洲和里下河平原,东邻海安市,南接泰兴市,北毗兴化市、东台市,西连泰州市海陵区、高港区。总面积857.8平方千米,总人口71.25万人,下辖4个街道、9个镇,区政府驻三水街道上海路1号。

姜堰地名最早见于《宋史·河渠志》,相传北宋时洪灾,盐商姜仁惠、姜谔父子率众聚资,筑堰抗洪,姜堰由此得名。姜堰由水而生,古时,长江、淮河、黄海三水在姜堰汇聚,故称“三水”。又因三水汇聚,冲击成塘,塘水多旋涡,形似人指罗纹,又名“罗塘”。1940年10月,泰县抗日民主政权于海安建立。1949年5月,泰县人民政府驻姜堰镇西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泰县与县级泰州市两度分合。1962年1月,复称泰县,县治姜堰镇。1994年,撤县设市,改称姜堰市。1996年,隶属新设立的地级泰州市。2012年12月,经国务院和省政府批准,撤销县级姜堰市,设立泰州市姜堰区。

姜堰区地跨长江三角洲和里下河平原,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境内河流分属两大水系,南部是长江水系,北部是淮河水系。通扬运河、周山河、西姜黄河等主要河流构成“四横十竖”水系。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环流气候影响显著,四季分明,冬夏较长,春秋较短。常年平均气温14.5℃,年平均降水量991.7毫米,全年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农业气候条件优越。

矿产资源主要有里下河地区的石油、天然气、粘土以及溱湖风景区的地热矿泉水等。

农作物主产水稻、三麦、棉花、大豆、油菜等,特色经济作物有香丝瓜、青椒、食用菌等,养殖业主产猪、羊、鸡、鹅等,水产品主要有鱼、蟹、虾等,特种养殖有彩豚、鹌鹑、银鱼等。2019年11月18日,姜堰区入选“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试点县”。

工业以新能源、新装备、大健康、电子信息为支柱门类,有双登集团、苏中药业、中来光电、太平洋精锻、曙光集团等著名企业,主要工业产品有汽车配件、锂电池、光伏电池及组件、中成药、石油钻杆、船用泵阀等。

姜堰区境内宁靖盐高速公路纵贯南北,328国道、宁启铁路、江海高速公路横穿东西,新老通扬运河、中干河、姜溱河等骨干航道纵横交错,并建有宁启铁路姜堰客运站和货运站。穿城而过的新、老通扬运河是连接长江的主要航道。距离最近的扬泰机场40公里、最近的泰州港20公里。

姜堰区有江苏省四星级高中3所:省姜堰中学、省姜堰第二中学、姜堰区罗塘高级中学。2019年,姜堰中学被清华大学授予“优质生源中学”称号,姜堰中学、姜堰二中入选江苏省首批12所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培育学校。

会船是姜堰里下河特有的民间风俗,有“溱潼会船甲天下”之称,被列为国家重点旅游项目,并被列入全国十大民俗节庆活动,“溱潼会船”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名胜古迹有溱湖风景区、溱潼古镇、北大街文化街区、天目山遗址等。溱湖风景区地处中国著名的三大洼地之一的里下河地区,是泰州地区唯一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溱潼古镇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4A级风景区。天目山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江楼、苏维埃纪念馆被列为省级“红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