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5月21日

行有所止 言有所界

张语晗 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高二(8)班

本文字数:699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江河有堤岸,日月有轨迹,万事万物亦都有自己的“边界”。在边界范围内行事,则万事太平,若是贸然越界,后果便未必顺遂人意了。我认为,人行于世,应该做到行有所止,言有所界。

每个人都需要有边界意识,这是人与人交往中“尊重”的表现,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延伸。每个人的边界往往是各自的底线,是不可侵犯的。哪怕是最亲密的家人之间,也需要有各自的私人空间,不可越界。而一旦越界,便如越堤之江河,脱轨之日月,造成的后果可想而知。

而这“边界”并不只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亦有边界。“草木荣华滋硕时,斧斤不可入山林”,人本身也是自然中的一部分,与自然之间亦有一条切不可跨越的边界。遵守自然之界,顺循自然之道,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才会回报以蓝天碧水,晴空清风。漫天的烟尘,一座座“霾城”,无一不是自然对人类“越界”的控诉。于是,我们只能以“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去弥补,由界外逐渐退回界内。行有所止,言有所界,人们方能与自然和平共处,和谐共生。

人与法之间,更应“守界”。国家制定的各种法律法规,便是那有形的“界”,不同于其他边界的难以捉摸,法度之界清晰明了。我国的法律法规较为完善:宪法、刑法、民法……法条更是极为详尽,法律界限分明地规定了何事不可为,那我们就断然不可“越界”。身在界内,法律保障我们的安全、权利不受侵犯,而越出界外,法律就会对越界行为严加惩治。人与法的“守界”,于自己,于他人都是一种保护。

人生在世,“边界”多种多样:文明礼仪是边界,道德规范是边界,自然规律是边界,法律法规是边界……同学们,惟有做到行有所止,言有所界,方能利己利人,共守和谐。

谢谢大家!

指导老师 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