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12月05日

步步为“营” 招招兴“商”

我区着力打造四季如春营商环境

本文字数:1233

 

本报讯(记者 黄文婧 通讯员 尹德状 张子良)振华海科一期项目房屋主体结构完成,整个项目已完成80%;航菱微(泰州)科技有限公司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生产项目现场一派火热的建设景象;10月底投产的源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订单充盈,生产线火力全开……

营商环境是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体现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肥沃土壤。今年以来,我区坚持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新春第一会”营商环境大会精神,系统部署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谋划实施“三制度一平台”创新举措,致力于让涉企服务跑出速度、让司法执法彰显温度、让惠企保障体现力度,持续打造我区营商环境“风景这边更好”的靓丽景观。

破除“中梗阻”,专项行动为企业经营清除痼疾。2月10日起,我区全面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调研、大宣传、大督导”专项行动,深入企业车间、生产一线走访调研各类市场主体5261家,召开座谈会160多场次,发放政策奖补汇编600多份,开展集中宣讲活动16场;收集梳理各类问题建议211条,落实维链物联、创越新材料、正帆科技等26家企业土地厂房问题,解决太平洋精锻、汉峰数控、鼎臣线缆等50多家企业人才短缺困难,进一步完善园区配套设施、优化政策制定落实、搭建融资渠道等多方面服务。搭建“连心桥”,创新机制为企业发展增添活力。我区创新实施“先解决问题再说”“营商环境直通车”“营商环境观察员”机制,进一步畅通企业诉求渠道。开通88912345助企专线,受理市场主体诉求1157件,群众满意率99.99%;成立“快处中心”,受理咨询类问题万余次,健全“问题受理、综合研判、协同处置、多方监督”的全链条处理体系,确保问题“即诉即办”“一天办结”;选聘89名营商环境观察员,定期走访市场主体,听取企业对政策制定、政务服务、城市建设等方面的一手建议,全面提高企业家参与度、获得感。

打通“快速路”,精简流程为企业上升赋能提速。我区持续擦亮“姜堰事·淼速办”政务品牌,建立“一码通”便民服务体系。设立重大项目审批服务专窗,成立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服务专班,为振华海科等10个亿元项目减免材料65件,压缩审批时限达40%;推行工程竣工联合验收“一表申请、一口受理、一同踏勘、一齐发证”,实现中南高科“五证齐发”“拿地即开工”;推出职工退休、企业变更等72个“一件事”,全区餐饮、药店等30个行业企业开展“一业一证”改革;做优“项目管家”全生命周期服务,对项目建设涉及的280多件办理事项流程再造,帮助雅风、爱琴海等重大项目处置化解问题42件。

“以前需先通过审批后开始项目建设,建设完成后才可申请各种资料,周期长,成本高,且申请资料填写、手续办理专业性强,常常感觉力不从心、手忙脚乱、错误百出。现在企业在发改委工作人员指导帮助下,很快就完成了信息和材料提报,为后续项目建设和投产至少争取了两个月的时间,节省了大量成本。”振华海科副总经理陈皓介绍道。

“欲致其高,必丰其基。哪里发展环境好、营商环境优,资本和项目就流向哪里。”区发改委负责人表示,“将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坚定的态度为全区企业纾困解难,推动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