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9月06日
让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翟小勉
本文字数:736
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指明前进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时代风采,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中国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共建美美与共的世界文明百花园。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颁布,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推动延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化基因。2021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出台,以政策支持振兴我国戏曲艺术,让一度薪火难续的地方戏迸发活力。20多年来,以20多个学科、400多位学者共同努力,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显著,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原创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与应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输出打开一扇新大门,创造现实精神需要的无限可能。《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一批精品力作先后搬上荧屏,引领观众感悟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通过增强现实(AR)技术还原我国古代书法珍藏,讲述中国古人独特的文化追求;中国歌剧舞剧院通过社交平台直播演出《孔子》《李白》等经典原创民族舞剧,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发展已转化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未来中国也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中华文明成就贡献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