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7月25日

以“链式思维”守护国家“粮芯”

□屈小平

本文字数:714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2023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26609千公顷(39913万亩)。粮食播种面积连续3年实现增长,这是我们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切实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唯有通过稳链、补链、强链不断提升粮食产业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才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以红线意识“稳链”,端牢“中国饭碗”。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超过10亿亩,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超过80%,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要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以数字化思维“补链”,阔步迈向“农业强国”。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优质、高产、抗病的种源是农作物及农产品品质的基础。要继续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强农业良种科研攻关,从源头上解决种子这个农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要因地制宜发展智慧农业,从会种地变为“慧”种地,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倍增作用,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以数字化赋能农业发展,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为乡村产业振兴创造新的可能。

持续发力“强链”,彰显大国担当。中国农业粮食生产的强劲发展势头为维护全球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我们要不断强化特色农业产业链条,从农业这个“第一产业”向宽广的二、三产业领域持续拓展,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等新兴产业,不断丰富产业业态、延伸产业链条、放大产业效应;积极融入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加强对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和关键节点的布局,不断提升抗风险能力;为最需要的国家提供紧急人道主义粮食援助,带头节粮减损并推动粮食减损国际合作,为全球消除饥饿与贫困贡献重要力量,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