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云报平台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我们这5年

担当时代重任 彰显工会作为 团结带领广大职工为中国式现代化姜堰新实践努力奋斗

过去的五年,是姜堰发展实现新跨越的五年,是姜堰职工收获满满幸福感的五年,也是姜堰工运事业蓬勃发展的五年。在区委和上级工会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各级工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带领广大职工以稳健的步伐刻录向上向前的时光足迹,以高昂的斗志唱响建功立业的劳动赞歌,在“风景这边更好”的三水大地上发光发热、展现作为!

 

这五年

举旗定向,秉持“红心向党”的坚定信仰,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基础更加牢固。

 

■ 职工思想有效凝聚

与区委宣传部联合制定《新时代姜堰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方案》,推进姜堰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活动,创新开展“企业思政教育实践”活动,评选“十佳”工作案例,其中,《“五个聚焦”抓好职工思想教育”》入选全省百家职工思政工作优秀案例。组织职工参与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精神知识竞赛,举办“我是党的螺丝钉”“永远跟党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等主题职工大讲堂,引导广大职工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组建“红色轻骑兵”劳模宣讲团,开展“劳模精神进校园·思政教师进企业”活动56场,推进“校企结对”共建“新时代思政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打造“劳模林”景观,在抗疫一线、生产一线、研学一线讲好新时代劳动故事。

 

■ 文化建设厚植基层

持续开展“职工读书月”活动,线上线下开辟“书香工会·365阅读空间”专栏和阵地。各级工会联动开展“习语共鸣”“三水之韵”“寻找职工朗读者”“我们都是追梦人”等读书征文活动100余场、拍摄录制诵读视频音频90余篇,“空间课堂”公益讲座65场,评选表彰区“最美职工、文明职工”110个、“文明班组”85个。创成省“书香企业”2家、市优秀培训基地1家,建成职工书屋168家,其中国家级8家、省级12家、“劳模书架”5家、“365阅读空间”示范点13家。区总工会荣获十一届“江苏职工读书月”优秀组织奖,“寻找职工朗读者”和“阅读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活动入选全省公益阅读推广认证名单。

 

■ 网络空间引领有力

适应“互联网+”工作要求,坚守工会意识形态网络阵地,与区委宣传部、网信办联合开展“百年献礼·红色领航”职工思想网络宣传活动,发动3万名职工“在线”为党送上祝福、唱响赞歌、诵读经典。网上展播“迎省运”职工工间操视频,近6万人次点赞。发动全区8.7万名职工参与“江苏工会APP”网上评议工会工作活动。开辟“党史百年天天读”“了不起的劳动者”等微信专栏,展播600多篇典型事迹作品。开通“姜堰工会”视频号,征集“抖出劳动美·争做好网民”视频,指导27个原创作品获得全国和省级奖项,区总工会多次荣获全省“网聚职工正能量”活动优秀组织奖。

 

水务公司的“书香工会·365阅读空间”

 

“劳模林”植树活动

 

姜堰区“双进”暨“红色轻骑兵”宣讲团颁发聘书仪式

 

这五年

砥砺奋进,凝聚“建功立业”的磅礴力量,让广大职工“争一流、作贡献”的活力热情更加高涨。

 

■ 产改工作突出“高站位”

围绕“工业强区”战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区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全国、省、市产改工作会议精神的情况汇报,建立产改联席会议制度,出台《新时代姜堰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重点任务实施方案》。深入实施产改“四大工程”,创设“厉兵、促安、科工”三大联盟,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推进机制。相关做法得到新时代江苏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联席会专报推介、省深改办关注和市领导批示。

 

■ 素质提升突出“全方位”

推动产业工人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劳模先进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发动优秀职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聚焦重大项目、重点产业,推动华东数据湖、天目西路改造等项目入选全市重点工程劳动竞赛。联动区人社局、中职院校、社会组织,开展多工种技能比武、竞赛和培训,挂牌“工匠学院”分院和教学点4个,推动建立市示范性产业技能培训基地6家,帮助524名职工提升学历,新增高技能人才3960人,技师以上399人。广泛开展“三十”“五小”等职工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五年来获评省、市职工科技创新成果、先进操作法、发明专利18项。

 

■ 劳模先进突出“争进位”

依托产改指导站、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和“科技创新导师团”,搭建科技部门、科技镇长团与劳模工匠、技能大师的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示范作用。五年来,新增省、市级劳动模范25人,全国、省市级五一劳动奖章55人,泰州工匠6人,姜堰工匠20人;新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8家,表彰“名师带徒”先进个人10对;64个集体获全国、省市级五一劳动奖状和工人先锋号,评选表彰190个区级工人先锋号。

 

■ 安全生产突出“强定位”

联动区应急管理局、卫健委,聚焦职工安全意识提升,持续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举办“安全隐患随手拍”“安全微嘱咐微家书”“车间消防现场演练”等活动,推动职工“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5个安全生产示范班组获得市级表彰,振华海科、宁靖盐高速等企业在全市安全生产专题职代会评比中入选十佳。推动建筑企业、高温企业在工地、车间建设“夏季安康驿站”,相关做法被《新华日报》专题报道。

 

我区召开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联席会议暨“科工联盟”成立推进会

 

姜堰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促安联盟”正式成立

 

孙磊劳模创新工作室攻关小组

 

这五年

春华秋实,承载“美好向往”的殷切希望,让广大职工“向未来、赴幸福”的前行之路更加宽广。

 

■ 民主协商提振信心

持续开展集体协商“春季要约”,全面落实“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举办工会干部集体协商“参与式”培训班,总结推广太平洋精锻“职工提案”、中来光电职工股权激励等先进做法,推动产改试点企业逐步建立技能水平与薪酬等级挂钩制度。累计创建省民主管理示范单位2家、先进单位5家,省级幸福企业建设试点单位1家、市级3家,集体协商5A级示范企业2家,星级示范企业3家,荣获泰州市首届集体协商技能竞赛团体、个人双第一名。

 

■ 维权维稳全程贴心

推动工会法律援助站进人社、进法院,成立工会法律援助律师顾问团,线下组建“老许”维权服务工作室,线上打造“姜堰区职工维权服务一体化平台”,在全省率先融入法院系统“微解纷”网络诉调平台,构建工会牵头、部门支持、镇街联动的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体系,建立健全职工信访稳定风险预警机制,高标准落实劳动领域政治安全维护工作。网络直播泰州市法律服务“大篷车”始发活动,在线观看达10万人次。《“微解纷”工会发力 化争议维权维稳》被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网信办评为“互联网+”工会维权服务优秀案例。

 

■ 困难帮扶精准暖心

做实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活动,构建层次清晰、各有侧重、有机衔接的梯度帮扶工作格局。五年来,举办25场线上线下招聘会,746家用人单位提供3672个就业岗位,18000余名求职者参加应聘,促成就业意向4600余人。投入各类职工帮扶资金964.88万元,常态化帮扶特困困难职工家庭1377户,临时救助299人,资助301名困难职工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夏季送清凉累计投入174万元,惠及11832名高温劳作职工。投入疫情防控慰问金114.64万元,慰问医疗疾控人员、疫情防控一线职工约5000人次,发放困难职工疫情专项补助47.78万元。区总职工服务中心获评全省工会解困脱困先进单位。

 

■ 普惠服务惠民润心

聚焦留姜外来职工,打造“堰惠客”工会服务品牌,投入260多万元开展车票补贴、健康体检、节日礼包等系列关爱行动。聚焦新业态劳动者,开展沉浸式调研,广泛收集并点亮“微心愿”,打造覆盖城区的户外劳动者暖“新”驿站,建成全国、省最美驿站8家。聚焦单身职工,举办联谊会4场,帮助他们在姜堰成家立业。聚焦职工文旅,推动溱湖景区获评全省职工疗休养基地,小杨人家、锦宸维景获评市级基地。聚焦“数字工会”,依托“江苏工会服务一张网”,推动近2000家企事业单位工会实现在线信息管理,近9万名职工激活网上会员身份,2022年姜堰区总工会被命名为全省县市区唯一的“互联网+”工会普惠性服务示范城市。

 

承办泰州市五一劳动法治宣传服务月暨工会法律服务“大篷车”始发活动启动仪式

 

荣获泰州市首届集体协商技能竞赛团体第一名

 

为留姜过年外来职工发送大礼包

 

这五年

改革创新,深化“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让工会组织“建起来、强起来”的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 工会党的建设有高度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工会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发扬光荣传统,把拥护“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深入贯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各项部署要求,持续深化作风整顿,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求,筑牢拒腐防变思想根基。配合做好区委巡察区总工会党组工作,完成各项整改任务,抓好整改常态长效。

 

■ 建会建家覆盖有广度

实施党工共建,开展非公企业、规上企业集中建会专项行动,成功承办省总苏中苏北地区小微企业建会、泰州市八大群体入会“百日攻坚”等现场会。五年来,新建基层工会547家,先后成立电商、外卖配送、货运行业工会联合会和物业企业、村小微企业联合工会。获评省、市模范职工之家21家,全国、省、市模范职工小家28家,市“百佳示范工会”12家,指导太平洋精锻创成全省“三创争两提升”示范单位。全额返还全区3898家小微企业工会经费2247.79万元,区总工会财务工作连续多年荣获全总表彰。

 

■ 工会改革落实有深度

提请区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区总工会改革实施方案》,承接省总工会“十四五”期间“工会干部淬炼”改革试点任务,实施“堰工淬炼”专项行动,广泛调研建立“工会干部人才库”,举办11期工会干部培训班,探索开展“上挂、下挂、外挂”锻炼机制。主动争取党政支持,推动区工人文化宫恢复重建,相关情况在全省推进会作现场交流。做好工会经审工作,协助参与社会治理,不折不扣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文明城市创建、大走访新风行动、挂钩扶贫、征收搬迁等中心工作。

 

新业态劳动者扫码“一键入会”

 

娄庄镇先进村联合工会揭牌仪式

 

繁星花爱心驿站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