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4月28日

高二适纪念馆开馆在即,记者带你去探营

本报记者 杜宇 郭岁俊 黄文婧 殷玉

本文字数:1201

 

青墙黛瓦,大气磅礴的门头匾额是高二适纪念馆新馆给人的第一印象。径直往里走,高二适纪念馆新馆正在完成内部大厅、内庭景观等区域的装修、布置,外围景观设置、路面清扫、门头装置等工作也在同步推进。

“在高二适纪念馆新馆即将开馆之际,我们在区政协、区文体广旅局、区城投公司以及各部门通力配合下,所有工作均进行得井井有条。”昨日,区美术馆馆长郁胜天告诉记者,工作人员加班加点赶工期,无论是高二适牌坊和景墙的建设,还是展览的布置,都已基本完成,希望到时给前来参加开馆仪式的领导嘉宾和市民留下美好印象,同时对外展示宣传我区的书法文化。

交谈中,郁胜天带领记者参观高二适纪念馆新建的作品陈列馆,讲述新馆与老馆之间的那些变化。新建的高二适作品陈列馆以高二适人生最辉煌的4个阶段设置不同的主题。

诚,吾素不乐随人俯仰作计。先生做人始终秉承求真精神。1965年,他与郭沫若的《兰亭》真伪论辩,其不顾“世人矢的,被人唾嗓”,独持己见,撰《<兰亭序>真伪驳议》一文,立论精严,援据充分,确证《兰亭序》为真非伪。其不畏权势、坚持真理、“吾素不乐随人俯仰作计”的学术精神与品格于此可见一斑。此外,还有个小故事也能体现高老做人之“真”。二适先生与其师章士钊先生为忘年之交,其一生最膺服章并师事之,且多得章提携。章士钊先生积多年心血而成《柳文指要》一书,高二适发现可供商榷处近200处乃撰《纠章二百则》,并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勤,一日无书,而不能生。高老的女儿回忆说,她大凡有时间推开父亲的书房,总能看到父亲读书的身影。先生曾说20年间读《世说新语》就有20年,可以倒背如流。一本书能读20年的人,真正诠释了“一日无书,而不能生”。

广,出入千数百年,纵横百数十家。高二适曾说读书要能够贯穿古今、融会百家。他的书法,经历了兼取博采、蝉蜕龙变的演化过程。从其存世作品中看,先生于隶书、真书、行书、草书均曾研习,且真书兼魏晋帖、南朝碑和唐碑,草书兼章草与今草,以至狂草。

深,若草法从章法来,则高骨无失笔矣。先生书学以章草筑基,参王羲之、张旭、孙过庭、宋克诸家,笔意融大草、今草、狂草,以帖学为宗,出古入今,自成一格。

针对二适先生的书法作品,新馆用心地设置了3个篇章。兰亭篇,陈列二适先生在65年间因“兰亭论辩”写给老师章士钊先生以及他朋友的书信,展示他在“兰亭论辩”前的所思所想,每件作品均作了详细介绍,读者可以从他的书法作品中感受在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二适先生是如何秉持一身正气。唱和篇,二适先生一生创作很多诗作,这部分作品则展示他与师生朋友之间的诗词唱和。讲学篇,展示他的学生费在山捐给区美术馆的90多册书稿。

记者了解到,新馆将费在山捐藏馆与高二适馆糅合到一起,陈列作品140多幅以及费在山儿子捐赠的藏书1200多册。此外,工作人员还以二适先生的代表作品为原型,用心设计了不同类别的伴手礼,使世人可以全方位、多角度身临其境感受“草圣”一生勤攻诗书、笃嗜临池以及高深渊博的学术和顶天立地的文士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