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4月28日

ZIKAWEI LIBRARY

本文字数:1550

◆钱普涛

 

 

看到“ZIKAWEI LIBRARY”的标题,读者可能知道这是一个书院或图书馆的名称,但是“ZIKAWEI”指的是什么呢?英文中没有这个单词,汉语拼音也没法写出相应的汉字。“ZIKAWEI”是上海话“徐家汇”的发音,西方传教士当年来到上海之后,需要了解当地话,他们就用法语音标标注了“徐家汇”的发音,所以说“ZIKAWEI”既是上海话和法文的结合,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ZIKAWEI LIBRARY”是“徐家汇书院”的译名,因为“徐家汇”是海派文化发源地,她见证了我国历史上中西文化几次交融的进程。“ZIKAWEI”是徐家汇的重要标识,普通话与上海方言差别较大,用普通话注音不能表达“徐家汇”三个吴语字的“音”与“意”,因而“徐家汇书院”前面的“徐家汇”三个字在译名时保留了原来的发音。

“徐家汇书院”得名于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徐光启,建筑上面的这几个醒目的字集录的也是徐光启的手迹。“LIBRARY”是图书馆的意思,图书馆各地都有,为什么“徐家汇图书馆”要改称“徐家汇书院”?“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以刊藏典籍、教化育人、研究传播为主要职责的文化教育机构。我国古代有四大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书院”与图书馆在藏书、文脉传承等方面是天然的近亲,名为“徐家汇书院”,说明它远远“不止于图书馆”,如果硬要说它是“图书馆”,那它就是集图书、科技、博物、美术、旅游等多元功能服务于一体的全媒体时代的复合型文化场馆,体现了徐汇区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海派精神。取名“徐家汇书院”,凸显了这座新建筑不仅是一座“图书馆”,更是一种文化符号,表达了对区域文化积淀、文脉传承的敬畏。

要认识一座城市,必须在她的街道上行走。要更好地认识“ZIKAWEI LIBRARY”,就得看书院精神、书院品格、书院更新是如何为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服务的。“徐家汇图书馆”更名为“徐家汇书院”,改的是名称,不变的是“为读者服务”的初心。走进书院,映入眼帘的是宏伟开阔的空间、高挑的穹顶,橘色的灯光搭配着充足的日光,映衬着实木书架,让您仿佛遁入书籍海洋,进入无限幻想。气派庄重、足足20米长的酒红色的“海上长桌”可供50多名读者在此阅读。长桌尽头,3D技术打印的“光启之门”晶莹剔透,以此向徐光启致敬。“光启之门”两侧打破机械的索书号形式,按照主题陈列图书,有8个特色主题空间,取名为“光盒空间”。一侧以“建筑可阅读”为主题,包括百年建筑、百年音乐、百年电影、百年工艺等,展示了徐家汇的历史文脉和城区巨变;一侧以“徐汇文脉”为主题,陈列的是“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徐光启的译著,马相伯(复旦大学创始人)、蔡元培等为徐汇、上海乃至中国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的名人的传记和文集,还收集了徐家汇的文学大家的原创或翻译作品。徐家汇的文化名人灿若群星,他们的伟大业绩、创新意识、开拓精神、包容胸怀在“光盒空间”得到传承和发扬。

徐家汇书院地下两层、地上三层,设有近千个阅览座席,有文献阅读、展览讲座、艺术鉴赏、文创集市、旅游导览等服务。一楼的开放式廊道打造24小时阅读区,可全天候自助借还、预约借书。一楼是少儿区,设有低幼区、幼儿区、小学区、中学区四大板块,同时引进了区域内精品咖啡店,看书和品咖啡“两不误”。二楼是服务区,提供外借和阅览服务。三楼是特色文献区,主要陈列大型的成套丛书和各类地方志。从二楼、三楼的景观阅读位抬眼望去,徐家汇天主教堂、百年徐家汇观象台、上海现存最早的近代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尽入眼底,不少人在这里观光、拍照。地下一层有文创商店、艺术工坊等特色商业设施。

“ZIKAWEI LIBRARY”堪称上海一大新的文化地标,在这个地址新建的“徐家汇书院”,像从徐家汇藏书楼、徐汇中学、圣母院旧址等这些古老建筑精品中“长”出来的一样,它们共同构筑了徐家汇的文化氛围,这些文化功能与徐家汇繁华的商业构成了徐家汇“都市景区”。“ZIKAWEI LIBRARY”是今年1月1日开馆的,来访者甚多,需要预约才能入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