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4月21日
保护候鸟迁徙通道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陈宁霞
本文字数:759
每年4月20—26日是江苏省“爱鸟周”,今年主题是“保护候鸟迁徙通道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江苏鸟类总数已经达到468种。今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物种多样性,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鸟类对气候和环境的改变反应相当敏感,鸟类种类与数量是地区生态环境的“晴雨表”之一。江苏鸟类的变化见证了江苏生态环境总体在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安家”江苏,得益于江苏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持续加大。
保护生物多样性,江苏一直在行动。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开展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不断加强鸟类观测工作,初步构建鸟类观测的网络体系。让鸟类顺利迁徙,其中重要一环就是保护迁徙通道。江苏通过以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对生态功能退化及受污染的湿地采取措施予以修复,不断丰富湿地类型,恢复河湖生态缓冲带。截至目前,江苏建立了以14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75个省级以上湿地公园、72个省级以上森林公园为主的多层次保护地体系;同时积极推进野生动植物法规制度建设,陆续出台和完善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保护野生动物资源。
爱护鸟类人人有责。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加大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的监管保护,在优化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上多下力气、多想办法,形成野生动植物良好生境。相关部门要加强宣传教育、巡查巡护、监管执法,加大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并形成长效机制;同时,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倡导爱鸟护鸟。要开展科普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多渠道播放保护鸟类的公益广告。创新鸟类保护管理机制,组建志愿服务队,开展爱鸟护鸟活动。设立保护鸟类协会,通过救治受伤鸟类、提供栖息场所等手段,形成“人人参与保护,共建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确保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