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2月14日
春节回家“还债”
胡珺 姜堰区实验小学罗塘校区
本文字数:854
春节回家,碰到儿时伙伴小刚。他两手拎着拜年的礼物,正急匆匆地往前走。我喊了一声小刚,他一抬头,说:“好久不见,胡老师啊。”
我问他这么急去哪里,他说去看陈二爹。我一听,头脑中猛然浮起关于陈二爹的形象。
由于家庭原因,加上个子又不大,陈二爹一辈子都是一个人生活。他人很随和,喜欢笑,喜欢帮助人。每次我回老家,都要从他矮房子边经过,他只要看到我,都笑着跟我打招呼。他是我爷爷辈的人。
小刚家跟他不是亲戚,为什么特意去看他?我不禁纳闷。他笑嘻嘻地说:“我每年春节都回来看他。”我更加惊讶。
家乡,这个沉甸甸的特殊词汇,在某种意义上与“亲人”是一个意思。亲人不在家乡,家乡就成了一个形式上的概念。小刚家乡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上的亲人了,仅有的几个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我问:“你为什么还每年回来。”我的问话触动了小刚。他正了正身体,对着我,说话的语调也变得深沉起来。
原来,小刚的爷爷和陈二爹是儿时好友。两人一起玩耍,一起干活。小刚爷爷与陈二爹家庭相似:两个人的父亲很早就都去世了,两个人都是十几岁就挑起家庭生活的大梁。两个人一起去徐州做苦力,陈二爹因为自己没有家庭的拖累,因此挣到的东西,他都分一半给小刚爷爷。那时他没少关心小刚爷爷。小刚爷爷的一家也特别关心着陈二爹,两位老人的深厚友谊就这样建立起来了。小刚爷爷一直把陈二爹对他的好记在心里。后来,小刚的爷爷生病了,想到自己不久于人世,想到老伙伴还在,又没成个家,一个人孤苦伶仃,去世前多次嘱咐小刚:“我死了,你就当陈二爹是你的爷爷,时时去看望他,当爷爷走动。”小刚又说,“我爷爷特别教育我,做人什么都可以忘,别人对你的好千万不能忘。”
听了小刚的故事,我沉默了,有点哽咽,说不出话。
为了完成爷爷的遗愿,小刚经常回家乡去看望陈二爹。“爷爷的友谊债,我要一直还下去。”小刚停了停,又很有深意地说,“我感觉这也让我回家乡更有意义了。别人春节回来是团聚,我春节回家乡是替爷爷‘还债’。”
顿时,我既感动又高兴,感动的是小刚给我讲的故事,高兴的是小刚正传承着我们中华民族知恩图报的好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