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2月14日
话说人勤春来早
□兴姜之堰
本文字数:1275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天,我区落实“四敢”重大要求,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拼项目、拼服务、拼建设、拼经济……书写当下高频词:高质量发展。
人们常说,“人勤春来早”,人干活勤快,春天的景色就会提前到来。此言出自梁全智等人《古今中外节日大全·添仓节》:“如今,民间过天仓节(正月二十五)又赋予新的内容。民谚:‘人勤春来早。’这天,人们清仓扫囤,晾晒种子,整修农具,计划如何夺取农业好收成。”如此通俗的话语耐人寻味,足见我们祖先的大智慧。
“人勤春来早”离不开勤奋。勤奋了,春天就会来得早些。“人勤”,指人勤奋、有规划、眼光长远,提前布局谋划,为下一阶段做足准备。
“春来早”表面上说春天会早点到来,实际上指好的运气、好的结果、好的收获及早降临。“人勤春来早”是农民的智慧总结,对我们每个人、每个行业都有激励启发作用。“春来”是自然节律,“春来早”是主观感受,是“人勤”的结果。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常言道:人欺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人若懒散、不勤快,不能适时下种,那么到收获时就收得少,甚至颗粒无收。“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华秋实,千万别辜负大自然的春天、人生的青春。繁花似锦的生命之春永远属于那些勤奋耕耘的人。
“一勤天下无难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靠实干创造了辉煌的过去,还要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在新春兔年,我们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像动如脱兔般飞速奔跑着去实干、去奋斗、去进取。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功到秋华实。我们要久久为功,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在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中留下自己闪亮的足迹。时间是常量,更是奋进者的变量。在新的一年开好局、起好步,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要笃实好学、尊重实际,不违背规律,不盲目蛮干;要求真务实、注重实效,不做表面文章,不耍花拳绣腿。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实干是最质朴的自我证明。以“开门红”的精彩带动“全年红”的出彩没有捷径、唯有实干。要增强慢不得、等不起、坐不住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只争朝夕,迅速行动,以奋斗姿态抢时间、抢机遇,一刻不耽误地埋头苦干,把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起来,把确定的任务落实下去,像农民朋友那样不误农时早行动、早耕作、早下好种。
“天道酬勤”。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一季度是全年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一着不让抓好开局,才能赢得全年发展的主动。开春以来,各地早行动、出实招,为发展赢得了先机,但“一步领先”不等于“步步领先”,还要步步快、招招实,加快脚步紧赶路,切不能“起大早赶了个晚集”。要把“春来早”的良好起势转变成“步步高”的领先优势,无论是当好企业“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还是做好企业服务的“贴心人”,都要用心用情用力激荡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
人勤春来早。“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让我们以鞭打春牛催耕作的清醒,把美好愿景转化为干事创业动力的自觉,打造“风景这边更好”的营商环境,拼出“前‘兔’似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