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12月30日
面对慢阻肺,该怎么办?
——对话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呼吸科诊疗组长丛俊华
本报记者 鲁敏
本文字数:513
专家档案
姓名:丛俊华
职务: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呼吸科诊疗组长
专长:擅长慢阻肺、支气管哮喘、呼吸衰竭、胸腔积液、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各种类型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在支气管镜检查、经皮穿刺肺活检诊断肺癌及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三全天

有一种肺病,一直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在无形中给众多患者带来威胁,它就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加上雾霾等影响,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数量大幅增加。日前,记者采访了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呼吸科诊疗组长丛俊华,请他谈谈关于慢阻肺防治的知识。
记者:慢阻肺的疾病特征是什么?
丛俊华:慢阻肺是一种破坏性的肺部疾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发展并与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慢阻肺虽然是气道方面的疾病,但对全身的系统影响不容忽视。
记者:慢阻肺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丛俊华:慢阻肺的诊断标准主要根据吸烟等高危因素史、临床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检查等综合分析确定,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是慢阻肺诊断的必备条件,吸入支气管舒张药后,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70%及FEV1<80%预计值可确定为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有少数患者并无咳嗽和咳痰症状,仅在肺功能检查时(FEV1/FVC%)<70%,而FEV1≥80%预计值,在除外其他疾病后,亦可诊断为慢阻肺。
记者:慢阻肺的症状有哪些?
丛俊华:l.慢性咳嗽。随病程发展可终身不愈,常晨间咳嗽明显,夜间有阵咳或排痰;2.咳痰。一般为白色粘液或浆液性泡沫性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3.气短或呼吸困难。早期在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4.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时出现喘息;5.其他。晚期患者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症状。
记者:慢阻肺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丛俊华:慢阻肺的治疗方法包括早期干预、稳定期治疗、急性加重期治疗。早期干预中最重要的措施是戒烟。研究证明,任何年龄或烟龄的病人在戒烟后都可有效地减缓FEV1下降和病情发展的速度。所有吸烟者都需要得到戒烟教育和治疗。吸烟者的吸烟依赖性治疗包括家庭社会的支持和尼古丁替代疗法等。治疗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任何戒烟失败者都需要得到再教育和再治疗。即使是药物戒烟,其费用也要比治疗吸烟所致健康损害的费用省很多。稳定期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氧疗、呼吸康复和肺的手术治疗等措施。药物有支气管扩张剂,如口服或吸入β受体激动剂和M受体阻断剂、茶碱类口服药和β受体激动剂与糖皮质激素的联合吸入治疗。研究发现,激素可以作用在慢阻肺炎症的多个环节,在稳定期患者中,可以小幅度地增加FEV1,改善支气管的反应性;在重度慢阻肺患者中,可以减少急性加重的次数,但不改变FEV1。两种以上药物联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药治疗。
记者:慢阻肺有哪些并发症?
丛俊华:慢阻肺的常见并发症包括慢性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胃溃疡、睡眠呼吸障碍、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记者:慢阻肺应该怎样预防护理?
丛俊华:慢阻肺的预防主要是避免发病的高危因素,急性加重的诱发因素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力,戒烟是预防慢阻肺的重要措施,也是最简单易行的措施,在疾病的任何阶段戒烟都有益于防止慢阻肺的发生和发展;控制职业和环境污染,减少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吸入,可减轻气道和肺的异常炎症反应。积极防治婴幼儿和儿童期的呼吸系统感染,可能有助于减少以后慢阻肺的发生,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等对防止慢阻肺患者反复感染可能有益。此外,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可帮助改善机体状况。在此提醒,对于有慢阻肺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