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12月30日

全区260多家村级医疗机构设立新冠感染“便民门诊”

本文字数:508

本报讯(通讯员 王桂春)为解决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城区大医院就医排长队聚集难题,进一步优化就医流程,切实落实所有医疗机构都要接诊核酸阳性患者要求,区卫生健康委在村级医疗机构设立新冠感染“便民门诊”。

“便民门诊”应设尽设。区卫生健康委坚持“放管服”原则,根据疫情防控医疗救治需要,将工作重点从预防感染向医疗救治转变,在全区260多家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诊所、门诊部等村级医疗机构设立新冠感染“便民门诊”,成立群众家门口的“便民服务点”,随时提供健康咨询、发药诊疗服务。

用好“网底”分级诊疗。区卫生健康委充分发挥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基层哨点的作用,重视村级医疗机构“网底”建设,预设阳性诊疗区,发挥村级医疗机构在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方面的诊疗经验,发挥“网底”首诊治疗作用,缓解城区大医院的就诊拥堵压力,将人员分流在基层。

培训督导到边到底。由各划片定点督导包保单位对辖区内村级医疗机构人员组织培训,重点对上呼吸道感染、新冠肺炎识别、转诊等培训。同时为村级医疗机构储备药品防护物资,及时调拨其使用。明确专人负责督查指导村级医疗机构规范诊疗,督促其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努力为群众提供便捷安全价廉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