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12月30日
在劳动中成长
费晶慧 姜堰区第四中学八(1)班
本文字数:1026
太阳将柏油路烤得炙热,我躲在店里,睡在躺椅上,嘴里含着个冰棍,惬意地享受着空调的凉爽。
“你家订的五把笤帚,我扎好两把,先放这儿了。”在里间忙活的奶奶闻声走了出来:“海爷啊?来来来,坐下喝口水。”转身揪起我耳朵,“一天天就知道吃喝玩乐!帮海爷扎笤帚去!”奶奶把我推到海爷身边。海爷笑着向奶奶点头,领着我走出了家门。
走在路上,我还隐约听到奶奶的声音:“好好劳动劳动啊!”我欲哭无泪,无奈地随着海爷踏进了他的小屋。
海爷的门槛处放了一堆东西。我跑过去东摸摸西摸摸,海爷见我抓着一把稻子似的东西摸来摸去,忙说:“哎!那是高粱!别扎了手!”我听话地将高粱放下。海爷坐在我旁边的凳子上,拿起高粱,道:“先把籽粒摔净。”只见他双手有力地抓住高粱秆部,一下又一下地击打着地面,籽粒在水泥地上蹦蹦跳跳的。
我看了一会儿,也像模像样地摔起来。“这个要控制力道,不然会断。”我紧张地放轻力道,好一会儿,才把籽粒摔净。尽管很细心了,高粱还是断了几根。我将那几根挑出来,咂咂嘴:真不容易哇!
海爷看了看我手中的高粱,让我把一种又弯又细的穗子和一种又直又粗的穗子分开。“这是中散穗,这是直杆穗。”海爷不停手中的活,解释道。我激动起来:“这个简单,这个我会!”便卖力地挑起穗子。当我满头大汗地抬头时,却发现海爷早就挑完在一边候着了。“下面把它们的糜子挑出来,中散穗的做外皮,直杆穗的做骨架。”我将糜子理好后,海爷又掏出铁丝和钢丝绳,边将绳子展开,边说:“下面是最重要的一步,扎结。结扎不紧,基础就不牢固,日后便会散架。”
只见海爷把钢丝绳系在门框上,又将另一端系在一个名叫走杆的棍子上,最后再把走杆带系在腰间。
我也依葫芦画瓢将自己捆住,海爷挑出几棵芯糜子,再拿出4根皮糜子,用钢丝绳勒紧,压入铁丝勒着第一道,又绕上两圈铁丝。海爷神情严肃,手臂因用力而肌肉紧绷,丝毫不敢松懈。
我也将腿蹬直,努力回忆着刚刚海爷的动作,勉强地扎了个结。海爷一瞧,摇摇头:“错了错了!”便替我拆了,又扎一遍。就这样,在海爷的指导和帮助下,我扎好了五道丑丑的结。
笤帚基本成型了,我和海爷手持剪刀,“咔嚓”几下,海爷的笤帚精美干净,而我的……我失望地叹了口气。
海爷用大石压笤帚成型。待压好后,我看着手中自己制作的笤帚,外表实在不敢恭维,唯有杆柄的几个结扎得牢固。我突然明白:海爷能扎出精美的笤帚,是因为抓住了关键的环节啊!
这次劳动,我不光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也懂得了“做事要抓关键,否则徒劳而无功”的道理。
指导老师 颜维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