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12月30日
我区“三社”联动让“一小时定制服务”更暖心
本文字数:1028
本报讯(特约记者 叶沐熔)今年以来,区委老干部局坚持以老同志需求为导向,把服务效果作为第一追求,积极整合社工、社区、社团资源,精心推行离休干部“一小时定制服务”项目,致力打造有精度、厚度和温度的服务保障品牌。
紧盯医养需求,聚焦微服务,让服务保障更有精度。提供精细的健康监测。与专业社工团队合作,一方面为老同志安装红外健康监测仪,另一方面安排专人常态化为老同志进行基础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全方位掌握老同志健康状况。提供精准的适老改造。根据社工评估反馈,为高龄、独居、腿脚不便的离休干部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根据老同志实际情况精准赠送轮椅、坐便椅、沐浴椅等适老化改造设备,让老同志生活更便捷、更舒心。提供精心的康养服务。围绕离休干部在保健按摩、家政服务、修脚理发等方面的养老需求,整合社工和社区、社团志愿者的力量,制定康养清单,提供点单式服务,提高老同志的获得感。
紧盯精神需求,聚焦微关怀,让服务保障更有厚度。满足“学”的渴望。组织社区退休党员志愿者定期为老同志送学习材料,对于视力不允许的老同志,常态化组织为他们读报、读刊,确保老同志学有保障。满足“乐”的念想。组织老干部艺术团、老干部书画摄影研究会等社团的老同志,以老助老,到离休干部家中陪创作、共表演,让他们笑口常开。满足“聊”的期盼。不遗余力破解“孤独”这个共性的养老难题,抽调热心的志愿者,配合专业社工组建“陪聊团”,针对特定话题,进行专门“备课”、开展“定制陪聊”,该项服务一度“档期爆满”。
紧盯个性需求,聚焦微心愿,让服务保障更有温度。推动故地重游。根据老同志的愿望,结合身体实际,发动社团志愿者陪老同志到曾经战斗、工作过的地方看变迁、忆往事。推动故人重聚。在全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涉老组织中排查与离休干部共事过的退休干部,组织他们走访慰问老上级、老同事,让离休干部在与故人的交流中体会党委政府的关心关爱。推动故事重温。组织“先锋公益”的小志愿者,听他们讲述战斗奋斗故事,在传承红色基因中让老同志重温过往荣光,拍摄了《每一分都是本分》《初心不改有余芳》《岁月芳华永不灭》系列红色教育视频。
在做好服务的基础上,区委老干部局还着眼常态长效,构建了“全面调研、汇总分类、制定清单、按需服务、四方评价、提升优化”6步走的闭环工作模式,制定了《走访慰问离休干部工作制度》《姜堰区规范社区服务离休干部实施方案》《姜堰区关于“一人一策”精准服务离休干部的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实现服务保障工作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