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12月14日

母亲有了幸福的“残疾金”

◆刘金明

本文字数:893

农村有句俗语:人过八十八,不知瘸和瞎。母亲今年81岁,2016年两次中风,先后在王石卫生院、太宇医院、泰州中医院、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医生诊断为患有脑梗、房颤、高血压、腰椎间盘突出等多种疾病,每天吃的药有四五种,是典型的“药罐子”。

虽经多次治疗,母亲最终还是落下了口齿不清、不能独立行走甚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病根。由于脑梗导致母亲的手不听使唤,一日三餐需要人喂,而且每到冬天就人不离床,日夜都要用尿不湿,尿不湿都是整袋整袋地往家购买,为了照顾母亲,我的爱人只好辞去家政服务工作。

母亲没有医保,吃药全靠我们拿钱买,我的爱人不光为了照顾母亲失去了家政服务工作的收入,而且她是灵活就业人员,没有单位依靠,每年需要缴纳的养老保险和医保费用加起来就有一万三千多元,家中的经济压力一下子陡增了。

2019年,我无意中听说像母亲这种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人可以评残,母亲果真能够评上残,对我们这样的家庭来说真是雪中送炭,于是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向梁徐街道为民服务中心残联窗口递交了评残申请。一个多月后就接到去姜堰中医院评残的通知,我赶紧叫了一辆滴滴快车将母亲送去,到了姜堰中医院一看,乌泱泱的一大片人,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叫到了母亲的号,我用轮椅将她老人家推进了“肢体残”评审室。评审专家接过母亲的诊断报告,简单地问了一下情况就挥手让我们出去,前后大概也就两三分钟时间。我心想,这么快就评审结束了,应该没希望。

母亲是2019年8月评残的,2020年1月的一个星期天上午,生产队长上门给我送来母亲的“残疾证”。母亲被评为二级残,这让我既惊又喜,惊的是原以为没有希望的事现在变成现实了,喜的是能给我们这个家庭减轻一定的经济压力了。

母亲评上二级残后,不仅每月都能按时拿到一定的残疾补贴,而且政府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每月都安排人员定期上门为母亲提供洗头、洗澡、剪指甲、理发等居家服务。

现在我的爱人除了每天照顾放暑假在家的小孙女,一有空就将母亲推到楼下的小区里散心,让母亲尽情享受美好、温馨、幸福的时光。

党恩浩荡暖民心,惠民政策无限好。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群体的无限关爱让无数个家庭深切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该作品获得三等奖)

 

母亲的微笑  萧何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