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10月28日
让幸福看得见摸得着
罗塘街道用心用情推进养老服务事业
本报记者 郁菲菲 通讯员 尹友根
本文字数:914
“这里环境真好,工作人员也很亲切,我们这些老年人在一起聊聊天,下下棋,真惬意。”在中天社区睦邻养老中心,居民王大爷竖起大拇指称赞道。
近年来,罗塘街道将建设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用心用情做好养老服务保障工作,持续提升养老服务品质,为幸福安康的晚年保驾护航。
抓实居家养老服务。搭建“老年之家”服务平台。陆续建成投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4个,常态化提供日常护理、家政服务、娱乐健身、情感慰藉等10余种惠老助老服务,成为备受欢迎的“老年之家”。其中,中天社区睦邻养老中心、老庄亲和世家等已建成示范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打造“居家上门”服务机制。主动上门,提供个性化、多样化优质服务,极大地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提供“适老改造”安全保障。全方位改造提升老年人洗浴、出行、安全预警、紧急呼叫等硬件设施,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便利性。
抓好社区养老服务。建好养老台账。以社区为单位,深入摸排辖区老年群体情况,分类分层建立信息库,建立服务需求清单,为提供精准关爱服务打下坚实基础;实施养老项目。组织有条件的涉农社区将投资养老服务项目作为“两社”联动项目,目前正在推动三园、新九、林野三个社区合作,承接区民政局嵌入式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项目;整合养老力量。与先锋公益社会组织联合成立先锋公益慈善与社会工作站,积极探索志愿关爱、走访服务老年人的新路子。
抓强机构养老服务。提档升级服务机构。积极推进养老机构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投入400余万元完成城镇福利院“双改造双提升”工程,按照三级养老机构等级标准进行改造升级,为老年人创造温馨、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探索实施公建民营。推动爱华养老院与街道福利院探索公建民营模式,推进社会化养老,将城镇福利院真正打造成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助力提升康养水平。大力推进医养结合综合改革,进一步增加养老床位和护理型床位,为更多的老年人颐养天年提供强大保障。
下一步,罗塘街道将继续在基础建设上下功夫,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建设;继续在提升服务品质上下功夫,不断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继续在加强养老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功夫,推动管理员、护理员数量和质量双提升,为养老服务提供更加有力有效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