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10月28日
十年“针功夫”绣出姜城“家味道”
本文字数:1048
本报讯(通讯员 姜城)党的十八大以来,区城管局将精细化、常态化管理落实到每一条街巷、每一个时段,让环境卫生持续向好、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市容秩序逐步规范、城市品质日益提高。
全方位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环卫作业精细化水平大幅提升。以整治“小切口”推动环境“大变化”,创新环卫保洁模式,重点时段与重点区域雾炮、洒水等降尘作业有序开展,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96.2%。环卫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聚焦“无废城市”目标,全力提升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能力,从日处理不足100吨发展到日处理能力近400吨,配备各类垃圾处理清运车辆近百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垃圾分类工作全域深入实施。全区188个小区、192个党政机关、35个学校、1890个公共场所垃圾分类设施投放实现全覆盖。城市颜值焕然一新。完成2800多家店招改造任务。深入开展“向城市顽症宣战”“城市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先后开展石材加工市场、小微型餐饮排污、洗车行排污等专项整治,年均拆除“两违”2.86万平方米。因地制宜设置16个临时摊点疏导区,引导960多个流动摊点集中规范经营。
停车难题有效缓解。完成14处公共停车场、23个小区生态停车场建设,建成全市首个生态立体停车场,在道路两侧施划停车位8418个,机关、企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共享399个泊位。“厕所革命”全面推进。全区建成一类公厕15座,均配备了独立式大小便器、采保暖设施、第三卫生间、母婴室以及残疾人、老年人、儿童如厕设施,引入自动派发卫生纸设施、智慧管理系统。校园周边综合整治扎实开展。持续对城区校园周边占道经营、流动摊点、食品安全等突出问题开展联合治理,取缔各类占道4000多处,依法暂扣煤气瓶等经营工具258件。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成效显著。梳理制作20多类执法文书模板,对执法用典、办案程序、文书制作、档案管理等方面规定明确。渣土运输监管更加规范。5家渣土运输公司142辆渣土车按期完成升级改造,建筑装潢垃圾场正常运转,月处置建筑装潢垃圾1800吨左右。
率先搭建智慧城管应用平台。2012年,我区率先在全省建立区级数字化城管系统,并在“一网统管”的整体框架下,2020年以城管数字化监督指挥中心为基础,建成区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指挥中心。智慧城管体系高效运行。建成集城市管理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为一体的信息管理平台,有效提升城市监管的时效性。同时,结合区域实际,按照“一库、一平台、N应用”的总体思路,快速推动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转型升级,2012年至今受理各类城市管理问题8万多件,结案率100%,满意率98%以上。着力推进审批流程“一件事、一次办”。通过姜堰政务网上旗舰店,实现审批事项“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促进行政许可再优化、再提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