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10月09日

喜看农村住房变化

本文字数:1266

◆孙仲翔

 

我已经六十多岁了,亲眼目睹了农村住房的发展变化过程。

在我童年,物资匮乏,生活困难,没有钱购买砖头、平瓦等建房材料,只能土法上马,就地取材,勉勉强强盖个能遮风挡雨的房子就行。社员们先在墙的两头打上木桩,再用绳子将两个桁条捆绑在那些木桩上,然后往两根桁条之间倒泥土,接着一些人用榔头在其上面夯实。同样的工序,要重复若干次,让泥墙一层一层地增高,直到达到预定高度为止。

后来人们觉得这样打墙费事又费劲不干净,就将土墙改为里土外砖。里土,就是用事先制着的土坯在里面砌墙;外砖,就是用砖头在外面砌墙。

我家的房子是在这之后建成的,看样子比这前面的要好一些。房子上面有几路小瓦,但是房子非常矮小,墙壁倾斜,有好几处裂缝,下雨漏雨,落雪钻雪。每到盛夏,屋子内非常闷热。晚上躺在床上睡觉,常常闻到一股难闻的臭味。我起床用油灯照着寻找,可是左找右找,怎么也找不到发出臭味的东西。妻子提醒我:“你把那个墙裂缝里望望看!”这一看,还就看见了一只老鼠死在里面。

说来见笑,有一年我儿子从苏州带回一个女朋友。我们夫妻俩准备了一桌菜,煮好了新米饭,全家人高高兴兴地陪同远道而来的苏州姑娘吃饭。正当我们有说有笑地吃得很尽兴的时候,突然天公不作美,乌云密布,东北风狂吼,不一会儿一场倾盆大雨铺天盖地而来,眨眼间,屋上的雨水就朝餐桌滴来。我们全家人分头行动,移动桌子的移动桌子,找盆子接雨水的接雨水。虽然餐桌临时避开漏雨的地方,但是随着雨越下越猛,刚移动位置的餐桌上方又开始往下滴水,苏州姑娘仍旧坐在漏雨的地方吃饭。妻子见状后,连忙拉着那个姑娘坐到不漏雨的地方。

中饭后,我妻子拉着苏州姑娘来到房间,她们坐在床铺边拉家常,妻子耐心地问:“你到我们这里来吃饭习惯吗?”姑娘害羞地说:“习惯习惯。”话音刚落,头顶上又开始滴雨水,姑娘只好移到另一边。妻子大声喊我,要我再找个盆子送到房间接水。妻子深情地对姑娘说:“听我儿子回来说,我家条件没有你家的好,不过我可以向你保证,如果你和我儿子成亲,你下次来,我家房屋一定会大变样……”

时过境迁,随着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党和国家给人民制定了富民政策,使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家家户户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我在农村中学教书,工资逐年增长,妻子外出打工,全年收入还好,大学毕业的儿子在苏州工作,月收入也较为理想,大女儿大学毕业后在扬州工作,家里吃闲饭的人少了,唯有小姑娘还在读书。不久,我们在居民点翻建了三间平瓦房,继而又改建了厨房,圈好了庭院,家中先后添置了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电扇、电视机、微波炉、太阳能、电热水器等家用电器。没过多少年,儿子就在苏州购买了一套商品房。

如今,我们在农村能看到一根根电线杆高耸入云;一条条硬质的水泥公路纵横交错;一排排楼房鳞次栉比……色彩艳丽的琉璃瓦盖成的一幢幢楼房和周边的花草树木组成了一幅美丽的新农村图画。最近还有的门户赶时尚,安装了“光伏发电”装置,利用太阳能发电,用不完的电就支援国家。

包括我家在内的农村住房的变迁,是日新月异的伟大祖国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