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10月09日
我区强镇兴村彰显住有宜居建为民生
本文字数:1046
本报讯(通讯员 姜住)党的十八大以来,区住建局围绕“美丽宜居小城镇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特色田园乡村创建”“传统村落保护”“农村危房改造”“农房建设管理”等乡村振兴的多元场景,以“住建铁军”的坚强斗志,知重负重,奋勇前行,为我区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贡献“住建力量”。
聚力高起点规划,镇强村兴快发展。我区坚持系统化思维,结合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对镇村布局规划、村庄规划梳理与优化,形成“一主两副三片区”(姜堰主城区,溱潼、张甸两个副中心,通南经济发展区、中部工业集中区、溱湖生态经济区三大功能片区)的空间格局;加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实现污水全运行、燃气管网“镇镇通”、区域供水全覆盖、垃圾收集处理全覆盖。溱潼镇建成美丽宜居小城镇,娄庄镇等重点镇及小城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白米镇、蒋垛镇及淤溪镇等被撤并集镇区环境有效整治,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聚力高标准建设,乡村蝶变如画卷。10年来,我区以“六整治”“六提升”为主要内容,大力加强村庄环境整治,加快村庄设施条件改善,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成省三星级康居示范村13个、美丽宜居村庄211个,实现村庄环境整治全覆盖。2017年以来,为加快实现乡村发展与复兴,我区依托里下河田湖林岛居独特风貌,对外推出环溱湖7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为形成均衡布局,我区还实施了9个市级试点村庄、13个省级传统村落保护,上争省市级奖补资金1.4亿元,显露“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姜堰特色田园乡村现实模样。
聚力高品质生活,民安心暖笑意浓。为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我区坚持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助推精准扶贫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的着力点,严把宣传关、摸底关、审查关、施工关、质监关和资金发放关,2012年以来,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281户,发放补助资金4434.31万元,从根本上改善了全区农村贫困人口居住条件。为推进农村房屋使用安全,区住建局及时组织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排查农村集体土地房屋163365户,其中用作经营性自建房3157户,未用作经营自建房158913户,非自建房1295户;通过排查鉴定48户农房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均已建立一户一档,实行解危销号管理。
随着国家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与质量提升的新阶段,乡村发展处于大变革、大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区将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和乡村建设行动的具体要求,以改善农村住房条件、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和小城镇多元特色发展工作为抓手,系统谋划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相关工作,进一步拓展内涵、彰显特色,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