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9月28日

当法警遇上迷路老人……

本报通讯员 储晶 刘艳

本文字数:852

张桂军(右)和迷路老人

 

“法警同志,虽然费了点周折,我总算是将老人平安送到他亲戚家,请您放心!”9月26日中午,区法院法警大队张桂军接到一名出租车司机打来的电话。

大约40分钟前,张桂军下班回家,途经城区姜官路与淮海路交叉口时遇见一位问路的老人。老人说,他从老家来姜堰“许庄镇”探亲,不知道路怎么走了。张桂军知道姜堰根本没有“许庄”这个镇,于是详细询问老人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到什么亲戚家去等问题。老人都答不上来,只是说自己是东台市人,叫“王二”。一旁开三轮车送客的车夫说,这个“王二”在溱潼镇上叫了他的车子,一路送到城区,已经在街上转了老半天了,走到哪儿都觉得曾经来过,可就是找不到亲戚家。

因为是下班回家途中,张桂军穿着便服。为了打消老人的顾虑,他告诉老人自己是警察,还特意找来附近南北货超市店主帮忙见证。

经过耐心沟通,老人情绪逐渐平复,说出自己身上有张纸条,上面写着亲戚的手机号码。张桂军征得老人同意,用手机拨通号码,得知对方的确是老人的亲戚,家住蒋垛镇许庄村,而老人名叫王某国。

为了防止老人再次迷路,张桂军请超市店主拿来纸笔,详细记录了老人亲戚的家庭住址、姓名、联系电话,并把自己的信息写在纸张背面,让老人随身携带。

蒋垛镇许庄村距离城区较远,张桂军通过打车平台为老人叫了一辆出租车,并再三叮嘱司机无论如何都要把老人安全送达。等接到司机打来的电话后,张桂军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

张桂军说,从警察编制体制来说,法院司法警察是“小警种”,但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绝对不能小,维护公平正义的使命意识绝对不能小。近年来,区法院法警大队全体干警、辅警始终秉承“忠诚干净担当”的队训,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融入日常工作方方面面,派干警到基层组织担任“第一书记”助力脱贫攻坚,为来院办事群众答疑解惑提供便利,帮助弱势群体依法维权……用实际行动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难心事。就在当天深夜,该大队值班辅警许阳还发现了一名走失老人。看护4个多小时后,许阳在区公安分局曲江派出所民警帮助下,联系到老人的家属将老人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