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09月28日
开发区阔步前行勇挑改革大梁
本文字数:1008
本报讯(通讯员 姜开)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发区高举解放思想大旗,大力弘扬“争先进位、争创特色、争作贡献”的“三争”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阔步向前。
10年来,聚力强基础优结构,发展质态持续提升。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一五”末期的4.9:76.8:18.3,优化为3.4:69.7:27。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到2021年,粮食总产量达3.5万吨,建成省级示范家庭农场6家与家庭农场服务联盟2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9家。科技创新引领工业发展,10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5家,创成国家级单项制造冠军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产品3个、国家级科技小巨人2家、省级专精特新产品7个、省级科技小巨人3家。第三产业呈现上升趋势,到2021年底,贸易总额达77亿元,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15.83%。
10年来,聚力促改革谋发展,园区活力不断释放。坚决清退高污染、高能耗项目,投入7.4亿元推动化工集中区退出历史舞台。全面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对亩均产出不达标、停产半停产、供而未用企业用地进行盘活利用。近年来,收储、盘活低效闲置用地超3000亩。大力推进铸造产能攻坚行动,摸排存量铸造产能,制定2万吨产能“一企一策”的置换计划。
10年来,聚力补短板强弱项,城乡环境明显完善。10年来,投入基础设施资金近100亿元,精心打造环境。交通体系加速升级,新建道路34条45公里,建成省级重点物流基地姜堰三水物流港,设有长江泊位22座、万吨级以上泊位9座。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新增绿化面积270万平方米、铺设雨污水管网76公里。生活配套不断健全,新建安置小区100万平方米,建成马厂、陈庄、许陆农贸市场,扩建石黄农贸市场;建成幼儿园、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初中部)各1所;建有乡镇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服务站14个。
10年的奋斗实践不仅为今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更为在复杂环境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
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发区创造了许多的“率先”“领先”,2013年获批省级生态工业园区,2014年获批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2015年被认定为省两化融合示范区,2019年获批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2021年入选省特色创新产业园区(新能源产业)等。
始终坚持立足实际,与时俱进。开发区始终坚持工业主导地位不动摇,大力实施工业企业培大育强“111”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启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和“亩均论英雄”改革,创新推行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推动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共建共享。全面深化改革,最根本的是让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近年来,城乡居民养老参保率达96%,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建成29家3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